-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冬日添新绿
高州沙田镇冬种生产热火朝天

沙田镇田间地头播种繁忙。
■记者张伍通讯员刘育肇吴萍
本报讯 随着晚稻全部收割归仓,整地、起垄、播种的火热场景在高州市沙田镇的田间地头接续上演,正在卯足力气生长的茄子、辣椒、苦瓜等蔬菜,为丰富人们冬季的餐桌做好了准备。“现在,我们基地的主要种植的品种以辣椒、茄子、苦瓜、通心菜为主,年总产量近8100吨,由于我们种植的蔬菜质量好,线椒、冬瓜的收购价都在3元左右,每年早早就有客商进行预订。”沙田镇北运菜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农业大镇资源、技术优势,沙田镇主动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大力推行“稻菜”轮作模式,以北运菜基地为核心,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在官岭、卢村、六联、永乐等村委会流转土地,连片发展北运菜产业,在育苗、种植、管护、市场销售等环节适时提供一系列服务,引导村民以家庭或合作社为单位积极种植各类蔬菜水果,唤醒冬季闲田,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蔬果需求,又鼓了群众的钱包。
“土地流转出去,流转费有980元一亩,我家就流转了三亩多,除了土地租金收入,有空闲时间还可以到基地帮忙,一天工资有90元,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加加班的话,还能拿到更多,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还能照顾到家里,我们感觉特别满足。”正在基地打包蔬菜的陈大姐开心地说道。
而谈到对北运菜产业的发展和服务规划,沙田镇常务副镇长刘伟轩介绍道:“今年,为进一步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我镇紧盯‘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这个重要目标,积极组织镇村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技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指导企业和农户抢农时、提品质、拓销路,多举措并举助力企业发展、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已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000多亩;培育蔬菜种植相关家庭农场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广东省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1家。”
初冬暖阳下,村民们施肥、浇水、除草的冬种身影与纵横交错的村道,干净整洁的村庄共同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定格了“百千万工程”在沙田深入推进实施的致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