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未”爱而战

——第二届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圆满收官


■记者柯小瑛通讯员陈彩华梁柱龙
  本报讯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工作队伍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近日,市检察院举办第二届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赛程持续两天半,全市检察机关未检工作干警共26人参加。
  “题量大、强度高、赛程密。”这是参赛选手的共同体会。竞赛共有工作策论写作、业务笔试、法治宣讲三个环节。
  “未检工作策论写作重点考察选手对未检工作及相关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与思考。”第五检察部主任王小丽介绍说,该环节不仅考察选手的政策理论水平,更要求选手熟悉未检条线及本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情况。
  策论写作是闭卷考试,要求参赛选手紧贴我市未检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我市未检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就如何强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出方法和路径。
  业务笔试题目与日常办案紧密相关,要求选手熟练把握运用办理未检案件、推进融合履职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以及日常法律文书的制作。该环节是对参赛选手的司法理念、理论功底、业务素养和办案水平等能力的综合考察。
  根据前两关综合成绩,排名前6位的选手进入法治宣讲环节。选手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为主题,自行选择或学生或老师或家长为受众进行法治宣讲。受众不同,宣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不同,重点考验选手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
  为确保竞赛结果公正、权威,特别邀请了省检察院、高等院校、市委政法委、市委党校以及市检察院相关部门业务专家担任评委。该环节结束后,评委进行详细点评,在充分肯定选手的精彩表现的同时,一一指出部分选手存在的准备不够充分、宣讲对象感不强、话语表述不够精准等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宣讲技巧和效果进行专业讲解和辅导。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三名、业务能手三名、优秀策论写作奖一名、优秀组织奖一个。
  “此次竞赛既是一场激烈的未检业务竞赛,又是一堂生动的未检培训课,要把竞赛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具体的业务实践中,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未检案件。”市检察院有关领导强调,全市未检工作干警要把此次竞赛作为新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掀起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对标先进,争当先进,进一步提高未检工作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更加有力地扛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检察责任,依法履职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