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新区:践行“四下基层”谱写“一线答卷”


■记者邓海菲通讯员李卓张华洁
  本报讯“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茂名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四下基层”同主题教育重点措施的衔接联动,厚植为民情怀、挺起担当脊梁、迈稳实干步伐,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以“四下基层”的实际成效谱写高质量发展的“一线答卷”。
  坚持政策方针下基层,让党的声音在一线“聚民力”。高新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领学带学促学,为全体党员干部作表率、树标杆。10月12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卫华结合廉政教育活动、“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为区、镇、村党员干部上了“奋力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科创新城——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的专题党课,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主题教育期间,9个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基层联系点上专题党课9次,覆盖党员500多人次。此外,高新区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微宣讲”“书记讲党课”“送学上门”等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级党组织书记累计讲党课97场次,209名网格长、637名网格员进村入户开展“微宣讲”。针对流动党员通过建立微信群、线上转发学习资料等方式拓宽学习广度,累计向流动党员转发学习资料累计超过300次,覆盖人数超800人。
  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让决策部署在一线“顺民意”。主题教育期间,高新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涵盖“百会帮百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信访维稳、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着力解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结合“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综合运用现场走访、座谈研讨等方式开展调研,切实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区领导班子成员紧紧牵住“土地要素保障”这个牛鼻子,主动带队到征地拆迁一线找路径、想对策、解难题,帮助拆迁户解读文件精神、分析补偿方案、吃透征地拆迁政策,消除思想顾虑,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企业最关切的问题。2023年以来,全区累计拆除已征收土地房屋288座,收储土地3072亩,报批560亩,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坚持信访接待下基层,让矛盾化解在一线“解民忧”。高新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常态化推广“四门四访”活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开门接访、进门约访,把信访群众“请上来”;带着问题、带着诚意开展登门走访、上门回访,推动领导干部“走下去”,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为解决七迳镇柏坡上文贡村三清三拆工程款拖欠问题,区分管领导牵头专项工作组协助核实该工程费用,推动及时支付所有项目工程款。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主动“俯下身子”解决基层问题越来越常见,成效越来越明显。结合主题教育,全区科级以上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处级干部每周至少下农村基层走访2次,科级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带队到挂点村(社区)走访1次。全区13名处级领导干部共到村(社区)走访233次,收集问题28件,解决问题28件;38名科级领导干部共到村(社区)走访661次,收集问题118件,解决问题118件。同时,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将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切实保障全年各项重点工作开展。
  坚持现场办公下基层,让发展成果在一线“暖民心”。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已成为高新区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深入各项目单位车间、施工现场,及时了解项目生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现场办公、即时决策的方式为企业纾难解困,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以清研加速基地项目为例,针对清研加速基地项目进展较慢的问题,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在现场了解项目情况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到项目现场办公、部署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开工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亲临现场办公累计12次。在七迳镇、区各职能部门、高新发展集团、茂高投资集团等单位的共同配合下,该项目的建设期由原来的18个月缩减到14个月,有效提升了企业在高新区投资创业的决心和动力,清研加速基地项目预计2023年底试投产,预计新增产值约6亿元,为全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