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推动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庞志超(化州)
近年来,随着高铁、私家车、网约车的发展普及,汽车客运站运输量持续下降,传统道路客运业务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道路运输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客运站经营难以为继。多数传统客运班线纷纷停运,不少客运企业关停并转,客运企业千方百计转型发展,传统客运班线转为定制客运,提供点对点、门对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苦苦地支撑企业正常运营。
汽车客运站尽管受到了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但他的“使命”仍未结束,道路客运在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性、主体性地位不会发生变化,汽车客运站在服务保障公众出行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乡镇地区或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的三、四线城市,道路汽车客运仍是群众出行的重要方式。时代在变,汽车站在变,十几年来,汽车客运站从当年候车乘车人山人海的场景到现在的门可罗雀,汽车客运企业已经成为现在的夕阳产业,但汽车客运站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如何推动汽车客运站多元化转型发展经营,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是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近日,化州汽车总站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充分发挥站场设施的利用率,实施“加减法”转型发展,通过减缩候车售票大厅和站场,增加特色饮食经营的方式,将原汽车总站的售票大厅和候车大厅改为茶餐厅,其属下的北岸汽车站也改建为牛杂城,引起当地群众的热烈反应。该车站的做法值得关注和参考。
如何促进汽车客运站在夹缝发展中浴火重生,笔者认为要多方联动,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扶持;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寻求转型发展路径,根据市场变化,从区域整体需求出发,重构客运、出行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公众出行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并确保职工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