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盯紧“路滑处”,下好“先手棋”

蔡湛(市区)
茂名日报近日报道,茂名市2023年领导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举行。市委书记庄悦群作专题辅导报告,要求聚焦“走在前列”目标,着力塑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担当的干部队伍,要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茂名日报《廉洁茂名》版日前报道,在茂名市纪委监委指导下,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连续开展了白条账、公务卡、大额现金开支等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6项,督促相关部门整改161项,整改率达86.5%。
在擦亮派驻“探头”,提升监督“质效”的成果清单背后,是纪检监察工作具体化、精细化、常态化的落地,对我们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予以有益启示。
“不知道风险在哪里,是最大的风险。”纪检监察要聚焦重点领域,破难点、疏堵点、清淤点,就必须找准风险点,防患于未然,打好廉政防控主动战。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善下“先手棋”,把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抓细抓实,通过集中研制、深入分析、精准评估,以“排查风险”为切入点,以“防控风险”为着力点,以“化解风险”为落脚点,明确防控风险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着力构建起完整规范、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尤其是用好“监督建议书”、“风险提示函”,围绕行政权力、专项资金划拨及管理、选人用人、机关后勤管理和干部作风,从工作程序和权力运行轨迹,全面梳理查找风险点,并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按高、中、低三个等级划分,分类采取应对防控措施,织密权力运行笼子,堵塞廉政风险漏洞。这种盯紧“路滑处”,让防控高压线永远带电的做法,对提升纪检监督精准度,发挥“大监督”效能大有裨益。重点发力、动态监督,对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全程跟踪,及时掌握处置风险点状况,才能牢牢把握廉政防控主动权,推动部门廉政合规高效建设。
严管是厚爱。排查公示风险点,相当于在“路滑处”树起提示牌,提醒警示干部面对风险,从严律己,谨慎用权,依法行政,这既是廉洁从业的需求,更是对公务人员最大的爱护。市财政局在5个下属单位22个职能科室梳理出风险点34个,有针对性制定风险防范措施109条,从经费审批是否合规、机关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标准,到报账凭证是否规范、内部考核是否完备,既扎紧财经制度笼子,也让每位公务人员对岗位职责和潜在风险多了一份思考,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承担起防控风险的责任。可见,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打虎拍蝇固然必不可少,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也必不可少。查找风险点,防止路滑摔跤正是未雨绸缪的有效举措。“不考虑微始成大患”。纵观以往的贪腐案件,违法的公务人员往往源于违纪开始放纵自己,利用职权徇私谋利,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他们违法违规、枉法营私收到惩处固然咎由自取,但是如果在违纪念头刚刚萌芽时得到及时提醒或警诫,或许能避免一些守纪定力不足的人走上以身试法的不归路。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将廉政教育常态化,把纪律挺在前面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让廉政风险意识贯穿于权力运行各环节,促使每位公务人员时刻警醒自己,严格规范履职用权,自觉遵纪守法也不可忽视。这是既保证廉政措施落地又传递组织关爱的双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