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钓”

图/文 朱慧卿 杜燕盛


  据新华社报道,“在这个池塘里,钓到这条鱼可兑换30万元。”广东省东莞市一家钓场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钓鱼。但很多人在交了不菲的入场费后,血本无归。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钓场频现天价“钓标”乱象——钓客在规定时间内钓到做了记号的“标鱼”,可获巨额奖励,有的“标鱼”奖励高达60万元。钓场收取的入场费有时超过1000元。
  这种模式与正常的休闲钓鱼有明显区别。钓场经营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伪装经营休闲钓鱼场所,实则是纠集人员进行变相赌博。“钓标”活动看似靠的是钓客技术、运气,谁能钓上谁是赢家,其实钓场经营者作为“庄家”,暗中设置了种种套路。“十赌十输。‘赌钓’不仅会影响社会风气,还会败坏垂钓运动的名声,于情、于理、于法不容。钓鱼爱好者应警惕赌博的“鱼钩”,不要成为被人钓起的那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