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难题


周小鹏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日前报道,茂名市自然资源局在修订完善《茂名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多方倾听企业呼声,及时回应企业关切,认真吸纳企业智慧,经过反复修改优化,在商用设施内部控高、商品房车位比例等方面作出调整,使政府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关切有机融合,为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同时,该局接纳茂名房协提出的建议,将提升优化的规划技术标准,兼容照顾到现实大部分在建房地产项目,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把企业的烦心事操心事,当作政府部门的大事,政企沟通,问计于企,从善如流,对企业与行业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种服务效率和担当精神,正是当前促进茂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所最需要的。
  聚焦企业关切,破解企业难题,对优化营商环境至关紧要。最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强化主动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意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促进营商环境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良禽择木而栖,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企业家在当地谋发展的信心,关系到市场主体活力能否充分释放,最终也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营造公开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将市和区两级审批事项压缩50%以上,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等重大举措,破解了审批流程长环节多的难题,取得了加快项目落地、降低运转成本、提升投资效益的效应。尤其是在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三年疫情影响,对房地产业造成严重冲击的态势下,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建立房地产行业服务官制度,由市领导对重点房地产企业实施“点对点”服务帮扶,到住建、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深入调研,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破解难题;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到协调金融机构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举措,不仅推动房地产行业加快复苏,而且稳定了企业信心与预期,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注入新动能。事实说明,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市多家品牌房地产企业坚持深耕茂名市场打造宜居精品,就得益于政策公开、竞争公平、有问题有困难找部门从不推诿的良好环境。因此,从为企业破解难题入手,发挥投资洼地效应,让市场主体办事顺心、投资放心、发展安心,仍然是厚植茂名发展优势的重头戏。
  增创茂名营商环境新优势,要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责任担当与勇于创新精神。在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来,比的就是谁更有定力更有担当。就营商环境而言,勇于担当需要有对问题与障碍不回避不推诿,对企业的诉求既真诚倾听又着力回应,以良好政务服务传递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在企业面临较多困难与挑战时,更要想方设法帮助找出破圈突围的路径。茂名市住建局帮助企业破解分段验收难题,就是对此一个富有说服力的例证。由于受市场大环境影响,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困难,资金极为紧张,需将已建成楼栋按时验收交楼。由于企业申报施工许可证大都为整个项目办理一份施工许可证,如果按现有规定,需项目全部完成后才能组织验收。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市住建局接受行业协会建议,以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对部分已竣工且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进行分段验收,从而为企业破解了这一难题。由此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担当精神,才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能想出更多惠企便民的办法。目前,房地产业稳定发展还面临着供水、燃气等城市配套上的难点,亟待予以破解。因此,以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企业排忧解难,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打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应当成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
  (作者系茂名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