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河新城:展示茂名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汤杰华(化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期,市委书记庄悦群深入到共青河新城高铁片区、奥体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时指出:“共青河新城是‘第一圈层’城市布局建设的主战场,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共青河新城建设的重要意义,沿着历届市委市政府推动形成的发展轨迹,坚定不移实施向东向南靠海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聚力做实‘第一圈层’城市布局建设,加速共青河新城成势成型,以实干实绩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茂名落实落地。”纵观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江门滨江体育中心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正在建设奥体中心的共青河新城也将成为引领茂名城市蝶变的火炬。
  共青河新城以高铁新城片区、共青河片区、市民片区三大片区为核心,位于第一圈层的城市中组团,是融合城市北、中、南“三个组团”构建“第一圈层”的枢纽。其中,在共青河新城建设的茂名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作为2026年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及主要比赛的场馆。在不远的将来,共青河新城将成为展示茂名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抓好共青河新城建设,既是茂名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打造茂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城市文明建设,这两只手都要硬,要紧之又紧把“硬件”软件”建设统筹抓好,着力把共青河新城打造成为未来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
  抓好“硬件”建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品质。要在雄安新区原设计团队的共青河新城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紧盯“生态优先、文化融城、智慧引领”发展定位,统筹好高铁新城片区、共青河片区、市民片区三大片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切实优化完善详细规划,进一步推动共青河新城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未来之城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以2025年广湛高铁开通为契机,抓好高铁新城片区发展。要切实完善以高铁站为核心的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由高铁发展圈层形成的TOD核心发展区、以发展产业为主的商贸产业贸易区和结合生态环境形成的滨水生态休闲住区,着力把高铁新城片区打造成滨海绿城交通枢纽中心门户。三是要锚定2026年举办省运会的目标,抓好共青河片区建设。要加大力度推进奥体中心建设,聚焦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东环大道等道路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在为第十七届省运会成功举办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步建成行政服务、文旅生态、山水商务、科创文化、生态休闲等功能片区,打造“六片聚合”的框架。四是要把握实施滨海发展战略机遇,抓好市民片区建设。要深入认识市民片区在茂名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继续完善周边商住、市场、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好茂名专业商贸物流中心、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中心、绿色生态的宜居生活片区,逐步实现引导城市发展中心南移的战略目标。
  抓好“软件”建设。一是要抓好美化绿化,全面优化环境。要与绿美茂名创建工作统筹起来,在共青河新城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开展栽花植树、绿化美化,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环境,不断增加共青河新城居住吸引力、商业吸引力。二是要抓好文明建设,提升市民素质。要切实借助“创文巩卫”的契机,在保持共青河新城干净整洁的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方法号召市民积极参与到“创文巩卫”工作中,让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爱护城市环境,坚持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三是要抓好文化建设,彰显“好心”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要把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荔枝文化等茂名本土特色文化精神融入共青河新城建设中,在推动文化传承的同时,突出展现茂名“好心”精神,着力打造有生机、有活力、有温度的文化之城。
  强化要素保障。一是要做实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带动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抓好新城的项目设计、引进、争取和落实,以更多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推动共青河新城三大片区建设提速、提质、效。二是要倒排工期推进重点项目。对于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要压实各业主单位的主体责任,让其锚定目标、倒排工期,着力推动关键项目、重点项目如期建成投用,确保第十七届省运会能如期成功举办。三是要协同高效发挥各部门作用。按照“科学分类、差异对待、精准保障”的思路,聚焦征地、生地、供地三大环节,积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确保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平稳进行。同时,要全面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有机衔接,牢守耕地红线,全面推进控违治违工作,坚持以“长牙齿”的措施整治违法建设现象,切实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共青河新城的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