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古荔天然博物馆”的价值


王平生(电白)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电白霞洞上河古荔园位于电白区霞洞镇中部、浮山岭南麓、沙琅江北岸,该园发源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园里占地面积1200多亩,现存古荔枝树500多棵,许多树龄在1500年以上,是一座天然的荔枝博物馆。如今,霞洞上河古荔园不仅是名优荔枝生产基地和荔枝博物馆,还是游客观光、文人墨客采风写生的热门景点。
  走进霞洞上河古荔园区连片的荔枝林,就像是走进了浓绿的世界,每棵树上都挂着沉甸甸的荔枝,有尚带青涩的,也有逐渐变得通红的,待全部果子成熟时,将是一番硕果累累的丰收喜人景象。一棵棵古荔树把千百年时光镌刻进沧桑的树皮、粗壮的树干和一圈圈的年轮里,积淀形成丰富的荔枝文化。每到荔红时节,古荔园里的古老荔枝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相互交融,古荔园成为游客摘荔品果、旅游采风的旅游胜地,也成为果农增收、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回忆荔园古文物的历史,至今似乎隐隐重现于眼前。留存在粤西大地上的荔枝古树等文化遗存,早已融入华夏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今天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利用,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古典文物(包括古树等)如同人类文明的“时光匣”,是远古华夏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鲜活见证,也深深润养着今人的文化自信。古荔园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是华夏文明的伟大结晶,今天推进乡村振兴系统工程中挖掘古树文化,助推文旅融合于今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载体于古为今用正当其时。
  挖掘隋唐古荔枝树的时代价值,要求我们提升对古树文化借鉴意义的认识。近几年,公众对古树文化保护的关注与热情度持续高涨,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诉求也不断增强。让古贡园荔枝文化古文物“活起来”,这既是对文明根脉的溯源,也是对时代发展的新思考。
  做好新时代古树古文物古籍挖掘工作,向下扎根、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坚定今天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从中获得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增强借鉴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古荔园的文化价值在于:古荔园是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一棵古树名木都与它生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铭刻着时代的印记。古荔园蕴含的景观价值在于:古荔园是植物景观中最具典型意义的部分,超越时间空间局限,是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强烈的景观震撼力。千姿百态的古荔枝树名木形成独特的景观,已经成为我市乡村重要的旅游资源。文人墨客云集于古荔枝树下写生、观光、观赏、娱乐休息。参观古荔园天然博物馆,可体味到悠久历史存留着永恒和挥之不去、千丝万缕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