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和“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张蓝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考察,在柏桥农创园广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钱赚得再多,不讲精神文明不行,我们的乡风民俗要文明;生态和经济要和谐,‘个体现代化、村里脏乱差’不行……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国之大者”,就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清晰明确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就是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我们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与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补齐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表明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因此,乡村振兴本身就是“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乡亲们通过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过上了殷实的生活,感到很欣慰。他肯定了茂名农业总体情况好,主要好在特色——水果;肯定茂名良好的建筑传统,农房建设比较好,老百姓生活殷实;肯定柏桥村加强古荔枝树保护,对生态文化、对荔枝传统特色产业的呵护、传承很可贵。这是对茂名整体工作,尤其是乡村振兴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把乡村振兴放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大布局中来进一步推进的鞭策。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更大作为。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用心用情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延长保鲜时间,拓展市场空间,发展好荔枝产业,全链条发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做大做强“6+18”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掘能够增收致富的“微动力源”,促进先富带动后富奔向共富。二是将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茂名正在实施的“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结合起来,推广“一四五”工作法,抓好5个样板墟和6个示范群建设,着力构建“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乡村振兴格局。三是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使精神富足与物质富裕同步推进。四是加强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严把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