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宋秀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考察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就是为人民服务。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予我们强大的动力,推动茂名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致远。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新的阐发,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创新。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对后富的帮扶,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还有很多问题必须解决,例如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现象的存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不是“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鲜明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强调的是主体的普遍性,全民富裕追求的不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局部到整体,再精准到每一个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茂名只争朝夕、加压奋进,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项项扎实成绩,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从农业增加值来看,2012年为344.11亿元,2022年为713.71亿元,十年始终呈增长态势。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2年为18034.1元,2022年增长为22444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愈发向好。但是2022年茂名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788元,这也说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因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内在目标,对于茂名来说,当前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最为紧迫的工作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乡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成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通过“做大蛋糕”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例如荔枝产业的发展,要继续传承文化,凸显优势,开拓市场,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延长保鲜时间,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另一方面要有效缓解社会贫富差距,通过“分好蛋糕”来实现发展共享。市场不具备先富带动后富的自发功能,这就需要政府做好整体谋划,履行好平抑社会收入差距的职能,做好社会收入的再分配,防止两极分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