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岗岭探春
◎李实
又到一年踏青的时候,我一直在思量着去哪里最好。但近期工作较忙,远方自然去不了,那就近吧,到村旁的尖岗岭走一走,闻一闻,窥一窥。
小时候,经常在岭脚下放牛,我一般都会爬上尖岗岭摘野果,掏鸟巢,看白帆,听涛声。我对尖岗岭有一种说不尽的情愫,前几年,曾写了一首关于尖岗岭的诗:
家乡的岭,尖尖的/与家乡的名字重叠/我一直忘记她的高度/她,高过我的村庄/同样,高过我的庄稼/高过我的梦境/却高不过乡民的笑声/山上,高贵的嶙峋的石头/长着朴素的树/每一片树叶蘸着朴素的海风/轻拂我的相思梦……
我沿着曲折蜿蜒的台阶向上走,一边悠闲地行走着,一边寻找着春天的影子。山岭上的木麻黄常年青葱,抗风耐旱,就像士兵一样守望着南海。脚下尽是木麻黄的落叶,细长细长的,软绵绵的,踏上去感觉非常舒服。毕竟已经到了清明时节,“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岭上有的树木也开了花,五颜六色的,甚是灿烂。小鸟也喜欢明媚,在上面跳来跳去,叽叽喳喳,热闹极了。一行行草苗从台阶缝中挤出,迎着阳光,迎着海风,顽强生长着,仿佛是一趟趟驶向春天的列车。在岭的东坡,白色、淡红色的野花宛如星辰,点缀在小草中间,散发着芬芳的迷人气息。花草丛中,沾有水珠的蛛网在阳光的照耀下,亮光闪闪的,但在树荫的蔽盖下,又增添了一种朦胧之美,如梦似幻,颇有“摇风轻幔动,缀露细珠新”的韵味。望着那婀娜多姿的木麻黄叶随着柔和的海风轻轻地摇曳着,我的心不由得也摇曳起来了:啊!春到尖岗岭了!心情一旦激动起来,脚步便不再缓慢了,欣欣然快步向岭顶走去。
到达岭顶,海风扑面而来,几只海鸟在上空盘旋着,鸣叫着,似乎是在欢迎我这个探春的人。岭上布满了嶙峋的石头,形态各异,一些绿色藤蔓植物依附着石头努力向上爬。我感觉它们很识事明理,不论它们如何努力向上爬也没有覆盖主人的头顶。岭顶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叫占鳌亭,是家乡人为纪念王占鳌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电白县委书记王占鳌带领当地人民群众在荒芜的海滩上植树造林,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绵绵几十公里的防护林建起来了。从此,这里的沙静了,水清了,天蓝了,春天永远在这里驻足。
放眼远眺,连连绵绵的林带,宛如一条玉带,逶迤在南海边,郁郁葱葱;也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雄鹰,飞翔在苍茫大地上。春天是绿色的,春天的大海却是蓝色的,深蓝色的海面上跃动着鳞片状耀眼的光斑,渔船在海面上自由地游弋着,远近都传来渔笛声。这渔笛声我从小听到大,感觉格外的亲切和温暖。它不是天籁之音,但胜似天籁之音,总会在我的梦境里响起,不论我置身何处,都感觉自己没有远离故土。
岭脚下的家乡在这几年发生了巨变,楼房鳞次栉比,道路美观宽阔,环境整洁卫生。这得益于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政策,也是乡民勤劳奋斗而得来的硕果。真是“缕缕春风送党恩,减负扶贫,小康走上快车道;丝丝化雨润民心,兴农固本,大政谱出新乐章”。
春天里的尖岗岭,宛如一个披着绿色的三角形,稳稳固固地站立在南海边,她守护着这里的人们,恩泽着这里的人们。久久不愿下山的我,索性蹲下身子,侧身把耳朵贴近地面,屏住呼吸,想听听大海的声音和春天的声音是如何在这片热土上交响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