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重大项目打造产业强市新支点


特约评论员蔡湛
  人勤春早,万物复苏。农历新春伊始,我市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启动活动,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茂名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吹响了打造产业强市新支点的号角。
  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三年工程两年干”工作部署,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的有力举措,彰显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与“压舱石”,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坚定决心。
  抓好重大项目要有眼力。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从引进一个优势项目,到撑起一条产业链,再到培育一个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茂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撬动与辐射作用。眼光决定成败,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趋势,主动抢占先机,找准发展定位,融入经济循环内外联动的大格局,才能使项目取得预期效益,助力奔向发展新蓝海。以正在有序试运、计划今年3月投产的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例,工程项目不仅带来强大的产能,使茂名聚丙烯生产能力跨越式增长,向全球最大聚丙烯生产基地迈进,而且引入生产效率更高、运行成本更低、环保水平更优的新一代先进技术,为绿色化工发展树立了标杆。同时,以这个重大项目为龙头和链主,开拓新能源、新材料、氢能等相关产业,催生丙烯腈、汽车轻量化新材料、生物航煤等衍生产业,推动石化产业和精细化工集聚发展,加速培育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由此可见,坚持制造业当家,实现高质量起跑,重大项目必须挑大梁。只有选准项目,咬定目标,踔厉奋发,全力以赴,迅速动起来,干起来,以坐不住的使命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一级带着一级干,才能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茂名大地上的“实景图”。
  抓好重大项目要有定力。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重大项目从酝酿、调研、报批、筹备、建设,往往经历艰苦曲折的奋斗过程,既要有敢为人先、勇于突围的锐气,又要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韧劲。今天茂名港博贺新港区成为粤西亿吨大港,为茂名向海而兴拓开广阔天地。从一片滩涂到现代化综合大港,茂名新港走过了10多年艰辛跋涉的历程。2012年,博贺新港区建设启动,一群满怀港口理想的专业人员汇聚于此,在路、水、电均未通的困难条件下,“白+黑”、“5+2”昼夜奋战,一步一个脚印将建港蓝图变为璀璨现实。目前,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5万吨级化工码头、81万立方米油品化工库区等项目即将投产,南海能源新通道初具规模,在新的高度挺起茂名现代化产业的脊梁。在港口建设落子成势的背后,是事不避难、埋头苦干、勇于进取的港口精神,这正是我们今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虽然挑战与困难接踵而来,但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拿出奋勇争先的精气神排除万难展示新作为。
  抓好重大项目要有合力。重大项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据茂名日报报道,一季度我市集中启动的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18亿元,2023年投资计划超9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保障等多方面,既有天然气热电联产、石化提质改造等重大产业项目,也有固废循环经济、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项目,对调整优化茂名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因此,要以项目早施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为目标,整合各方力量,提供良好服务,尤其相关部门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破解项目建设上遇到的难点与堵点,为项目推进排除障碍。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支撑性、战略性重大项目,要强化用地、用林、用海、用能、金融等要素保障,推动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干劲,写下重大项目建设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