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税务注重人才培养
激发青年队伍活力 推动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陈晓何文丹
本报讯青年干部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茂南区税务局将青年干部培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导师“传帮带”、教育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渠道,打通青年人才快速成长道路,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清正廉洁的青年铁军,为茂南税收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优质的人才基础。
引路有良师,铺设成长“快速道”
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是“导师制”成败的关键。茂南区税务局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将业务线条的16名业务骨干组成导师队伍。同时,为提高师生“适配度”,建立年轻干部个人成长档案,根据年轻干部优势特长选配导师,通过个性需求化教学、“一对一”培养、规范化管理等模式,帮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
帮什么,怎么带?是“导师制”的核心关键。茂南区税务局既抓实政治武装,又提升专业能力,逐渐形成了带思想情怀助扎根、带日常工作升能力、带朴实生活促作风的良性循环,有力筑牢年轻干部做好税务工作的信念之基。对此,年轻干部简海清感受深刻。
2022年新进公务员简海清一入职就被安排在办税服务厅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难题。导师朱真锐总会开导她:“不用急,慢慢来,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朱真锐说,在征收一线面对纳税人,提升业务技能是基础,讲究沟通技巧是关键。在导师的带领下,她快速找到解决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堂的“帮带”课,让简海清收获颇丰:“在导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和情商。”
学习有规划,提升能力“多面手”
为提升青年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茂南区税务局通过组织青年干部参与党支部集中学习、开展青年理论小组学习、线上线下常态化学习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提高青年干部政治素养、业务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青年理论小组学习现场,95后青年干部欧娜分享了自己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学习心得体会:“二十大报告为青年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当珍惜青春年华,在税收工作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自学结合请教,敢问善问,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税务“新兵”,欧娜在经过办税服务厅的磨炼后,如今在业务部门已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像欧娜这样,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青年干部不在少数。依托网络大学、“学习兴税”平台,茂南区税务局鼓励青年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并成立学习帮互小组,分享学习成果和相互答疑,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2022年,茂南区税务局人均网上学习课时超过30课时。
实践有成果,为民服务“见真章”
思想的火花碰撞,更添一份“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笃定。在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青年干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始终闪耀着亮眼的青春色彩。
“我母亲生病住院,一大笔医疗费用无法报销,可把我们愁坏了。多亏了杨惠珍同志热心解答、细心辅导我办好补缴手续,母亲的住院医疗费用才能顺利报销!”群众送来的锦旗上写着的“热情周到业务精通”8个字是对青年干部杨惠珍最大的肯定。
在日常工作中,杨惠珍从来都是“多沟通,多倾听,多想办法,少抱怨”。每一次新政策、新任务出台发布,杨惠珍总是第一时间研读政策、摸清方向、落实任务。凭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她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税务人员和用人单位、缴费人讲解政策,还经常深入社区乡镇、医院企业为群众带去最新、最实用的政策红利,确保服务政策受益者应享尽享。
在茂南区税务局,不乏像杨惠珍这样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税务青年。青年干部谭冠霞梳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制作简明易懂的电子书向纳税人推送,收获了广泛好评;在惠企助企政策宣讲大会上,“青年助企团”不仅为企业送去惠企政策“大礼包”,还为企业代表解答涉税疑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茂南税务青年当赓续前行,奋勇争先,继续为推动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