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刻领会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
谢嘉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管党治党,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答案,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列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自我革命,就要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革命,从本源意义来说是革故鼎新。党的自我革命,说到底就是党为保持自身先锋队政党性质而进行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化解风险的过程。自我革命,犹如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是刀刃向内、自剜腐肉,这无疑是极其痛苦和艰难的。这不是一般政党都想做、都敢做、都能做的啊!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做到?因为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实践性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政治基因和鲜明品格。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不私,而天下自公。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是百年大党长盛不衰、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
自我革命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实现发展的,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自身的问题和矛盾、勇于修正自身的错误,突出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是不断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这两个答案,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都是我们党在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方面获得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破“心中贼”的法宝,是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
自我革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自省意识和自强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滋养。中华民族是一个久经沧桑、饱经忧患的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如《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左传》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周易》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先贤将忧患意识上升到一种治国哲学和理性精神。自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修养方法,强调自我反省、自我检视,从而纠正思想和行为上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如《论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劝学》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宋史》的“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等,无不彰显了自我反省、修身养性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奋发自强、革故鼎新。如《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种忧患、自省、自强精神不断传承,影响深远。在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今天,党的二十大报告依然强调“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自我革命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是党继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内在根据。一是世情发生新变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崛起且势不可挡。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二是国情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不懈奋斗,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然而,新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前所未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三是党情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又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肩负着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党大国,既是我们办大事、建伟业的优势,也使我们治党治国面对很多独有难题。”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四风”顽疾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中国作为一个体量巨大、向上发展的国家,新时代新征程的任务越繁重,风险考验越大,就越需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单位:信宜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