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电动车充电管理有待加强

姚爱民(市区)


  近年来,电动车以便捷、经济、环保、灵动等特点,成为我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有电动车就关联到电动车充电问题。现在各家各户充电是各显神通,据本人观察,很多人都是在室内充电,非常危险。市区多数小区在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电动车充电问题,电动车充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由于小区内电动车充电桩并没有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多数居民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公共区域、地下车库、楼道内等,并随意乱拉乱接电线进行充电,甚至从三、四楼甚至更高楼层的窗户直接拉电线充电。而临时电线暴露在室外,长期风吹日晒雨淋,极易造成线路漏电、短路。尤其在雨天,会危及到居民人身安全。
  加强规划管理。新建小区应按相关要求,设置公共电动车充电位。电动车一般充电6-8小时左右可充满,如果过充,会造成电瓶与充电器发热甚至导致自燃,因此充电装置须有定时停充功能。对于功能配置不到位的小区,物业应及时完善。
  加大监管力度。建议物业管理、消防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物业或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加强防火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居民在楼道、单元门口等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车并进行充电的行为,引导居民规范有序地在规定区域内停放和充电。
  强化宣传教育。可以在小区公示栏张贴温馨提示,也可以通过广播、短信、微信等方式大力宣传,让居民认识到私拉乱接电线易造成触电和短路起火等安全事故,提升居民的安全用电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号召广大市民一起监督,向私拉乱拉电动车充电线行为说“不”,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让市民过一个欢乐平安的元旦、春节,此项工作更应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