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挖本地历史资源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茂名滨海新区纪工委讲好清廉故事唱响反腐倡廉正气歌

图为茂名滨海新区纪工委组织干部到“清官井”现场参观,了解黄延圭的历史事迹,挖掘其中蕴含的廉洁元素。 杨海云 摄
本报记者 杨海云
“这口‘清官井’距今已有520年历史,黄廷圭就是咱村人,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影响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庄垌村,老书记黄国强讲起黄廷圭和“清官井”的廉洁故事时倍感自豪,他欣喜地说道:“听说这里将围绕‘清官井’建设一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这是滨海新区纪工委深挖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滨海新区纪工委立足主责主业,深耕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充分挖掘和提炼本地资源中的廉洁元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廉荣贪耻观念,为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纪律保障。
▶▷▷讲好清廉故事,推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滨海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流传着一段段清正廉洁、精忠报国等动人故事。
话说明朝弘治年间,广西罗城县的官员为了搜刮民财,立下律例,凡县内民户,每添一丁,要缴铜钱二百文,称之为“万民钱”,罗城民众怨声载道。黄廷圭博学多才,为人老实,到罗城任知县后,爱民如子,下令禁收“万民钱”,廉洁自守,树有德政,为罗城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深受罗城人民的爱戴,罗城人民称他为“黄天平”。后黄廷圭因母亲病故,便辞官回家守孝。罗城人民得知消息纷纷解囊捐资白银千两,但黄廷圭无论如何都不肯接纳。赠金不受,使罗城县人民对黄知县的清廉更为感动,因此相约一百多人,辟山开石,凿了一个圆型的石井口,不远数百里搬运到电白庄垌,然后在黄知县住房旁边打了一口井,让黄知县回乡时能饮到清洁的井水。《乡贤廷圭公罗城井序》附有一联:“名列乡贤光电邑,井留古迹念罗民”,这口井表达了罗城人民对黄廷圭为官清廉的深深敬意,也寓意饮水思源。
“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黄廷圭能达到如此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他这种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到今天仍然不会过时。”滨海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谭尧芬指出,不论古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政绩如何,是否体察民情,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故事在倡导廉洁建设的今天,依然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学习他高尚的品德和廉洁为民的作风。
如何讲好黄廷圭等历史人物的廉洁文化故事,让这些廉洁文化资源焕发时代新意?近年来,滨海新区十分重视对“清官井”的保护和对黄廷圭清廉历史事迹的深入挖掘,不断丰富廉洁文化供给,利用其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洁教育,推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一是认真组织人员研究黄延圭的历史事迹,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廉洁元素,以形成系统的廉政教育材料;二是在滨海新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廉政文化展览馆”中,专门腾出部分版面,展示黄延圭的历史事迹和廉政故事,作为党员干部到基地参观学习的内容之一;三是组织机关、基层党支部,以专题党员活动形式,到“清官井”现场参观学习,谈心得体会,直观生动地开展廉洁教育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从黄廷圭历史事迹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培育这种深入群众、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增强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工作责任感,树牢这种清廉正气、严格自律的高尚品格。”一位前来参观“清官井”的党员干部说道。
▶▷▷用活廉洁资源,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实景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滨海新区纪工委副书记吴安雄认为,利用好当地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影响力,开展党纪法规宣传教育,能更好地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特别是面对当地前辈先贤,更加能激发当地党员干部的历史荣誉感,更加能触动灵魂。
近年来滨海新区纪工委坚持将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重点挖掘巾帼英雄冼夫人、清官黄廷圭等当地的历史名人事迹,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实景课堂”,成为激励党员干部廉洁勤政的“源头活水”。
在电城镇山兜村的冼夫人故里建设了滨海新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冼夫人廉政文化展馆;拍摄了《岭南之风》——冼夫人廉政文化及家风家教专题片、《滨海千年沐清风冼太正气扬故里》廉洁文化教育短视频等,供各地的党员干部学习。滨海新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自2016年8月挂牌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省、市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和滨海新区党员干部专题参观学习28663人次,其中滨海新区党员干部参观学习112场次共6492人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群众村民参观超过50万人次。反腐倡廉政教育基地接待过多位中宣部、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省委、省政协等省部级单位领导。
除了传承源远流长的古代传统廉洁文化外,该区还继承着优秀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厚植清正廉洁的文化根基,涵养党员干部清风正气。以红色资源对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思想教育,充分挖掘位于电城镇的中共电白县支部旧址(严家祠)和革命先驱邵贞昌事迹本地红色文化中的廉洁思想,通过宣传廉洁故事、讲党课、开展党日主题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廉洁文化,使清廉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近年来结合中央开展的“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区纪工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每年都组织党员干部到中共电白县支部旧址(严家祠)开展党史教育、思想教育和廉洁教育。
▶▷▷丰富教育形式,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近年来,滨海新区纪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高度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除了利用历史名人开展廉政教育外,还采取丰富形式对党员干部加强廉政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深入开展理论专题教育学习。通过理论中心学习组、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及系列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筑牢政治规矩。
开展党纪教育学习专题培训。抓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今年来利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集中开展廉政教育专题课5场次。各级党员干部通过“三会一课”和党日主题活动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不少于3天的集中教育学习。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好用活案件成果,及时通报查办的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深化查处案件的震慑作用,强化不“不敢腐”的震慑。利用宣布纪律处分决定机会,同步开展“一案一警示”教育活动,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刻剖析本地、本单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身边的“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开展廉洁文化进项目活动。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多,为了推动工程项目廉洁建设,区纪工委对博贺湾大桥工程、滨海新区自来水工程、吉达港区防波堤一期等项目,开展项目廉政风险同步监督,组织廉洁文化进项目。通过谈话提醒、签订廉洁承诺书、在项目现场制作廉政宣传专栏、举办廉洁诗歌朗诵会等各种方式,对项目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廉洁教育。
丰富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区纪工委紧盯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加大廉洁宣传教育力度,在新区微信工作群向党员干部转发市纪委编发的节日廉洁短信。发动全区各级单位党员干部撰写廉政方面稿件,积极做好廉洁文化宣传工作,不断在新区营造崇廉尚洁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