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坚定品格铆足抗压韧劲
□李帅瑜
陆游有云:“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面对葳蕤蓬勃的人生大道,我们也许会因为挫折而挫败,因为迷茫而失落,因为失败而困顿。但,我们打通堵点,瞄准难点,直击痛点,培养定力与抗压力,方能走上至善至美的康庄大道。
定力是实现抗压力的基础,利于找准坐标定位。
定力,是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是不为世界复杂而乱了方寸。《老子》有言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有坚持自强信念,不人云亦云,才不会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他人的跑马场。有人认为培养定力固然是好,但更应听取他人意见从而实现个人成长。诚然,这种说法肯定了定力的效用;但从另一方面说却否认了定力所带给我们的提升。只有培养好定力,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才能为实现抗压力注入精神滋养。培养定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砥砺,培养独立思考习惯,“万事从来贵有恒”,我们需要经受考验,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能找准定位。
抗压力是培养定力的保障,能有效筑建心灵高台。
抗压力,是不因挫败而弃,是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贵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要有博大的胸怀及坚定的信念,在定力的根基上筑实建筑心灵高台的基础,方能磨砺自身意志,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在人生道路上笃行不怠,行稳致远。
定力与抗压力相辅相成,方能把稳人生之舵。
《尚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失败中寻找经验,才能培养起二者的“大德”。定力是稳定剂,而抗压力是动力源,二者不尽相同,又相得得益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希望之光照亮了生命。培养定力需要胸怀希望,心存大志,才能走出“飘如陌上尘”“天地一沙鸥”的慨叹;而拥有抗压力,你就能打开更多窗户,“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我们“依然一笑作春温”。
李大钊曾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作为青年,面对觉醒,我们应该把握好时代风向,高扬独立思考之帆,踔厉奋发,坚持不懈培养好定力;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不用扬鞭自奋蹄”,通过战胜自我的奋起,不因挫败而放弃;通过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铆足抗压韧劲。只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精益求精才能更进一步,久久为功才能深刻把握好定力与抗压力关系,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定力是时代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抗压力是人生顺势发展的润滑剂。我们应该淬炼定力品格,铆足抗压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