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跑步
□黎祖宁
周末。早上醒来,窗外微明,一看时间,刚好六点,到跑步时间了。起床,洗漱完毕,穿好运动服,戴上运动表,出阳台。举了十几下哑铃,压了数十次腿,此时已是六点半,太阳初现,便望着自己跳跃的影子,数着步伐在阳台原地跑起来。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个无趣的运动,独自一人在家原地跑步,不仅无趣,还无聊。但我就喜欢这样跑步,因为我可以不用出门就锻炼了身体,不用受他人或时间约束,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想跑多久就跑多久,反正除了比赛竞技,跑步都是个人的事,独立完成,无需配合。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了旁人的干扰,我可以边锻炼得汗流浃背,边天马行空般神游天外,这个时候我觉得身心是最自由的,有着与边冲热水澡边五音不全唱歌边将思绪放任流淌时的畅快。科普知识说,人在锻炼时会分泌一种令人愉快的物质,并会让人成瘾而不停去锻炼,以产生持久的快乐。我的锻炼经历告诉我,主动锻炼其实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需要,是恐惧死亡意识的觉醒,是性格上的自律,是习惯后的自然而然。锻炼使人快乐与慵懒使人快乐只是一种选择,是快乐的依存方式,并不是产生快乐的根源。回想我第一次突发奇想原地跑步,还是在二十多年前的旧居。在这之前我偶尔也外出跑跑步,但当时那区域还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运动场所。某天滂沱大雨,跑步瘾起,出不了家门,便在家阳台那方寸之地抬腿顿足,原地蹦跶,结果就蹦了半个小时五千多步,汗如泉涌,全身湿透,酣畅淋漓,运动量一点也不比在外面跑几公里少。从此,我的主要跑步场所就由室外转移到室内了,二十多年来虽已搬了几次家,但隔三差五的原地跑步习惯还是保持了下来。
我的职业以坐办公室为主,繁忙时每天对着电脑连续工作十几个钟头是常事,为对抗疲劳,我竟学会了抽烟的恶习,虽然后来戒掉了,但很多病根也落了下来。为强身健体,我试过打球游泳爬山跑步等运动,但能坚持下来的,就是这个最易执行且成本最低的锻炼方式——原地跑步。有朋友得知我这种怪异的锻炼方式后,哂笑不已,建议我买台跑步机,既消解跑步的无聊,又提升运动的品位。我笑说没必要,锻炼身体达到效果就行,不拘形式,吾法自足,不假外物。
跑步虽有益身心,却也如我做的大多数事情一样,往往是虎头蛇尾,很难每天坚持,有时一曝十寒,有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跑步的时间和步数也难完成既定目标,每回偷懒的理由都堂而皇之:天气太热、冷、天刮大风、天在下雨、工作太忙、事情太多、身体不适等等,况且少跑一两次少跑一两千步也没影响长远锻炼大计,反正总有千百个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心虚。好在我偷懒的借口虽多,但仍断断续续地坚持跑了下来,为此绷坏了数双跑步鞋,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我便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和村上春树立志做专职作家兼开始每天长跑的故事,也想想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和曾国藩“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等先贤的训诂,在胡思乱想之际,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步数目标。就这样,我不知不觉间就跑了二十多年,跑过了春花秋月,跑过了夏暑冬寒,跑过了得志失意,跑过了苦辣酸甜,将乌乌青丝跑成了苍苍白发,将满腔豪情跑成了心如止水。这么多年的原地跑步锻炼,我不知道对我的身体有没有帮助,既然我还能跑,那就继续跑下去吧,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想坚持,所以就坚持。那么,就朝着晨光万丈,朝着晚霞漫天,永不停歇地奔跑,直到人生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