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教师志愿者的防疫故事
“疫”路无畏 师者担当
本报记者曾金妍通讯员李峰
从“辛勤园丁”到“防疫志愿者”,变化的是角色和场所,不变的是担当和初心。连日来,在电白区各核酸检测点位、高风险的隔离点,处处都有教师队伍志愿者的身影,指引排队、扫码、体温测量、跑腿送餐、转运物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三尺讲台上,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他们是义无反顾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我报名。”面对本轮突发疫情,众多教师主动请缨奔赴防疫一线当志愿者。
闻令而动
党员干部奔赴一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得知教育系统要组建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时,电白区第九小学党员曾宪法一开始有些犹豫,因家里孩子、老人需要照顾,但当看到自己胸前那象征着责任与担当的党徽时,他坚定地报名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去。
自“0804”疫情发生后,电白区教育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门的指示要求,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请愿出征。目前,教育系统累计调度1752人次党员志愿者参与物资配送、垃圾处理、布置隔离场所、高风险区域管理、协助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阶段,党员干部必须有责任、有担当,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冲锋在前。”电白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镇源表示,教育系统还迅速组建机关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和机关党员志愿者后备队,充实一线防疫工作力量,第一时间下沉摸排,第一时间驻点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一线。
坚守岗位
辛勤园丁勇担使命
“我们是教师,也是志愿者,披上这身红马甲、防护服,就是身担重责的‘战士’。”自投入志愿工作来,教师们在防疫一线践行“师者担当”,他们有的在现场维持秩序,有的引导村民入场,有的通知村民前来检测,有的配合居民登记,有的帮助年老村民使用手机扫码,有的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从早晨起,志愿者就穿上防护服,佩戴口罩,戴好志愿服务标志,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轻点放,尽早送饭菜过去。”“快点搬完,我们去宿舍搞卫生。”每个人都主动工作,每个人都积极认真,每个人都热情服务,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耐心、细致、关切的积极心态,把“园丁”精神带到防疫工作中。
“8月9日、36.8℃、在隔离点,今天天气较炎热,连续几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让我热得汗流浃背,是有些累了,但回头一想,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吃点苦不算什么,又干了起来……”电白区实验中学马丽云老师在“防疫日记”中如是写道。
守望相助
默默贡献防疫力量
“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接受任务安排。”第一批志愿者报名后,紧接着第二、三、四批志愿者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我始终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众志成城,疫情一定会远去,家园一定会恢复之前热闹。”他们不惧危险,深入街道、社区、隔离点,布置隔离场所、清理医疗废物、协助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宣传防疫知识……
在防疫的关键时刻,教师志愿者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控疫情的防线,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