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疫工作,老家在信宜的冯冠群学会了黎话;住在水东的李哈,带着妻儿搬回旦场老家……

他们见“疫”勇为在旦场


志愿者引导群众扫码。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俊明见习记者严志强通讯员陈思余谢志平
  “负责去低山村做核酸检测工作的是哪几位?跟我来,出发了......”前日中午,在电白区旦场镇政府大院饭堂门口,匆匆吃完午饭的冯冠群向那些在等候的医务人员问道。
  “0804”疫情发生后,旦场镇按电白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迅速行动全力防疫,尤其是该镇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后,镇领导干部迅速在各自的“包片”地区与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奋战“疫”线。该镇去年新入职的公务员冯冠群是负责低山村委会的干部之一,接送做核酸的医务人员、搭载物资、维持秩序、巡逻防控......出车出力,身兼多职是基层防疫一线的平常事。
  从旦场镇政府出发,先到低山村委会低山村核酸检测点,再到彭城村,全程约7公里,仅用10来分钟就到了。冯冠群穿着防护服、带着防护面罩,开始搬运物资,准备开始做核酸检测。“彭城村这个点需要采样约400人,村民都很自觉。”冯冠群一边说,一边打开工作手机,由于人手不够,他当起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负责在采集区进行核酸码扫码登记工作,几天下来,作为信宜人的他也学会了用黎话说“不是这个码”“这个不行”。尽管采样点设在大榕树下,但天气炎热,没一会儿,他的眼镜都满是热汗,影响视线又不能擦拭,只能稍稍摇摆一下头部试图甩掉镜片上的水珠。在医务人员、志愿者、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个小时,该点就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
  在低山村核酸检测点,村干部邓献同样身穿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在维护秩序。记者了解到,邓献是低山村第一小组长,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邓献始终冲锋在前。8月10日凌晨3点多,邓献骑着小电车对次密人员进行居家隔离管控,贴封条、拉警戒线后,再次返回村委会办公室统计核对村内常住人口名单。“当时他已经连续熬了2个通宵,看着他通红的眼睛,我们劝他贴完封条就回家休息一下,想不到他又返回村委会工作。”低山村党支部书记邓兴生说道,该村干部为村民服务的意识不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打仗”的时候更是挺身而出。
  在低山村,这几天总能看到邓畅身穿红马甲,骑着摩托车奔走,自该村确定为中风险地区以来,面对“足不出户”的村民,邓畅为他们提供代购服务,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登记了村民的需求。“今天买了大米、鸡蛋还有排骨,为大家当跑腿,希望村民吃好点,心情也会好点。”邓畅笑着说。除了“代买”,邓畅还坚持每天为村民喂养鸡鸭等家禽,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第一次离疫情那么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肯定要冲锋在前。”接受采访时,低山小学校长李哈坚定地说。8月7日,收到该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后,低山小学12名老师中适合当疫情防控志愿者的8人全部随即到位。“我们主要协助老年村民生成核酸码,并打印出来,便于他们进行核酸采样。”李哈与妻子李桂花带领低山小学的教师入户,自发当起了志愿者。原本居住水东的李哈为方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暂时搬回旦场老家居住,每天吃完早餐,便与妻子出门前往低山村,而孩子却要到邻家蹭饭。
  “还记得台风‘木兰’即将登陆那天早上,冯玲英老师都坚持骑摩托车来当志愿者,一路上我挺担忧的,幸亏安全到达。我觉得同事们主动付出,源于一份责任以及对低山村的感情。”李哈说,冯玲英居住在外镇,并且正值暑期,但她坚持每天骑车回来低山村当志愿者。据悉,除教师志愿者外,本次旦场镇在辖区内共招募了30多名暑期返乡的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本次电白区“0804”疫情还涉及旦场镇碧桂园、王村、青福、松山等地,面对疫情,该镇快速反应,设置综合协调、信息收集,健康监测医疗保障,核酸检测,安全保障,环境消杀,后勤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督导,机动应急等9个小组,明确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到人,齐心协力防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