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示范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汤杰华(化州)
近日,市领导在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记者专访时,谈到我市已建成高州市根子镇荔乡示范带、信宜市“锦江画廊”等9条示范带,要充分发挥示范带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振兴,并强调要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在“点”上展特色、“带”上布功能,绘就“点”“带”各呈异彩、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抓重点带一般是主要矛盾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一切工作方法的核心。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非常繁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认为,在一件复杂的工作中,往往包含有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工作推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称之为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则处于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我们称之为次要矛盾。面对复杂的工作,抓住并正确解决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从而推进、完成这项工作,我们称之为“抓重点带一般”。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从而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也要在抓重点带一般时,切实做到抓得准、抓得狠、跟得上。
一是抓重点带一般要抓得准。抓得准,是要把乡村振兴工作的所有矛盾加以比较鉴别,找出并准确抓住影响乡村振兴全局、事关乡村振兴成败的主要矛盾,再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将其列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而后集中力量和资源去开展工作。党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根植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契合了新时代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新趋势、描绘了未来乡村发展的新蓝图、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项开创性的战略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也没有过往样本可抄。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处于摸索阶段,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心工作应当围绕让乡村振兴有经验可循、有样本可抄来开展。茂名要立足特色,实事求是,把中心村、示范带、样板墟、示范群的建设工作当成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抓好落实。
二是抓重点带一般要抓得狠。抓得狠,是要抓住乡村振兴主要矛盾或中心工作扭住不放,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乡村振兴的新进程中,在确立中心村、示范带、样板墟、示范群的建设工作为重点工作目标后,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抓落实抓推进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入实际、深入调研,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重点工作谋划好,为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制订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以“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形式,严格划定各部门、各单位责任,切实做到有部署、有考核、有成效。与此同时,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当好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咬住既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保质保量完成现阶段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后续深入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抓重点带一般要跟得上。跟得上,是要解决乡村振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方法要跟得上,不懈怠。乡村振兴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俗语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赢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关键要持续做好聚集人力、储备物力、充实财力的工作,脚踏实地备足“粮草”,换句话说,就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政策措施和方法要跟得上,要在不同的阶段,借助相应的政策、方法,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来促进乡村振兴。如若不然,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就容易出现“弹尽粮绝”“人心涣散”的困境,无法取得乡村全面振兴的最终胜利。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乡村振兴之路。任何试图套用一套模具一个样子、把“样板”当“模板”来实现乡村振兴的行为,都注定失败。总的来说,有的乡村经济强、有的乡村环境优、有的乡村文化浓,我市各地应当立足特色,因地制宜,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抓住重点带好一般,才能绘就村民最想要的、最适合自身的、独具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