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好心”故事,传播“好心”精神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报道,近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22年茂名市“好心少年”演讲比赛决赛在市教育局举行,经过初赛选拔的40名学生同台竞技,深情讲述他们的“好心故事”,传播“好心”精神。
  我市“好心”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传承发展源远流长。晋朝潘茂名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以其“医者仁心”来践行“好心”;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代,以“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致力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他们的“好心”,涵养了茂名的“好心文化”,形成了茂名的“好心精神”。以此,我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挖掘和梳理“好心文化”和“好心精神”,将其发扬光大。
  生活中不是缺少“好心”,而是缺少发现“好心”的眼睛。举行“好心少年”演讲比赛,可以引导青少年用发现“好心”的眼睛,去发现在茂名大地上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好心”事:有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有赤子情怀的爱国者,有恪尽职守的敬业者,有信守诺言的诚信者,有团结友爱的友善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这些身边的“好心”人、“好心”事,正是“好心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传播“好心精神”活生生的例子,更是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教材。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演讲是以有声语言作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举行“好心少年”演讲比赛,可以让演讲者通过“好心人”的语言和事迹直观地抒发彼此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充分地展现彼此的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世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真情实感最打动人。演讲者在撰写演讲稿和进行演讲过程中,好心人的好心事迹,不但打动了演讲者,而且也感染了广大观众。这一打动和感染的过程,正是大家精神洗礼的过程,更是传播“好心精神”的好途径。
  传承“好心精神”,就要赋予其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演讲者紧扣“好心少年”这一主题,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或结合自己学习、生活和实践,用朴实、生动、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对“好心精神”的感悟,对“好心时刻”的感动,对“好心精神”的践行,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争做“好心少年”的决心。推而广之,我市教育部门把“好心校园”精心打造成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品牌,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好心精神”宣讲、“好心”义卖、“好心”志愿活动、“好心”研学活动、“好心”主题征文、“好心”书画作品比赛、“好心少年”评选等活动,通过修缮“好心广场”“好心长廊”“好心雕像”“好心书院”“好心书柜”,以精心打造“好心校园”示范校,引导青少年从小涵养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和传播“好心精神”,引领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