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养老目标基金

机构布局万亿增量市场


  本报综合消息“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开始定投养老FOF基金了,每个月投入几百元,金额不大。”今年刚参加工作的22岁程序员李明(化名)表示:“现在更多是一种尝试的心态,毕竟手头也没多少钱。”笔者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90后”和“00后”年轻人开始关注“个人养老金”,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提前购买养老相关理财产品。养老FOF基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养老投资年轻化
“很多才20多岁的‘小朋友’已经开始规划养老了,我们调研发现‘95后’比‘85后’更早考虑养老问题。”上海某公募FOF基金研究员林丽(化名)对笔者表示。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中金公司研报预计,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迎来1万亿元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个人养老金可覆盖面更广、参与更加自由,特别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意义重大。
  笔者加入几个投资交流群后发现,许多购买养老FOF基金的投资者是刚刚结婚的“90后”或“新手爸妈”(刚刚有孩子的父母)。“我和我先生都是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经济压力不小,而且我将来也不想给我的孩子添麻烦,所以我和先生都投资了养老FOF基金。”一位“90后”妈妈说。
  上万亿元增量市场
  2018年9月,国内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诞生,其采用FOF形式运作,以追求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增值为目标。近几年养老FOF基金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截至2022年8月4日,养老目标日期FOF和养老目标风险FOF共计182只,份额合计约949亿份,资产净值合计约1067亿元。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宣传提纲,加速推进政策落地。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和居民养老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迎来1万亿元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逐步成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管机构各展其才
  目前,各类资管机构已经开始布局。例如,中信银行正在打造“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报告”的养老金融“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养老FOF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基金管理人的基金业绩、管理规模也明显分化。截至8月4日,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50%的养老FOF基金有12只,而净值增长率为负的有50只。
  从新增数据来看,今年以来FOF产品发行量持续降温。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35只FOF产品成立(含两只转型基金),募资规模合计160.9亿元,环比下降近50%;2022年第二季度共有32只FOF产品成立(含一只转型基金),新发规模环比减少38.1%至99.6亿元。
  “今年基金募集难度加大,而且养老FOF产品一般都有三年或五年的封闭期,这种有封闭期的基金更难卖。虽然养老基金的最终目的是养老,但其投资底层还是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等。长期来看,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未来经济会更上一层楼,但是短期来看,确实是实打实的亏损。”某头部券商从业人士表示,个人账户及税收优惠细则还未明确,投资者的养老投资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养老FOF基金的销售额并没有太大突破。
  (王可魏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