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景区大有可为

刘广荣(信宜)


  据茂名日报报道,最近继全面铺开“非遗进校园”之后,“高州山歌墟”走进景区活动又拉开帷幕。这次“高州山歌墟”活动旨在推动“文化+旅游”振兴乡村文化。这是高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高州市文化馆(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一大举措。活动中《幸福山歌驳尾来》《高州荔红迎嘉宾》《鉴江河水绿油油》《荔枝熟了粒粒红》《冼夫人之歌》《落水天》《土牛山歌》等轮番上演,高州山歌的乡音韵味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非遗进景区十分有意义,值得推广。
  “高州山歌墟”活动以“文化+旅游”的方式宣传推介茂名的非遗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振兴乡村文化。
  我们知道茂名的非遗项目众多,高州山歌被誉为“广东第二大山歌”,有放牛山歌、爱情山歌、劳动山歌等等,乃高州人民的民间音乐瑰宝。几百年来,“高州山歌墟”一直活跃在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高州的“木偶戏”也可以进景区。木偶戏戏台一般四周竖立十几根木棒,中间是平台,它高出平地许多,用木板铺成,前面扯起一道红色的布幕,最高处悬挂两盏电灯。报幕员讲几句俏皮话,随手表演几个滑稽动作,一场“木偶戏”就开始了。“木偶戏”也能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信宜镇隆的飘色很有魅力,同样也可以进景区。飘色以大人或者小孩在台上装扮凌空而起的戏曲、说书等人物游行,因他们的彩衣随风飘动而得名。镇隆飘色曾获“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享誉神州。
  茂名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它们进景区,必然吸引游客们的眼球,博得阵阵掌声。这精美动人的表演,能让游客走进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享受茂名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