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一时 毁掉一世


莫绍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95后”张雨杰供职于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时,贪污近7000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涉世未深超前消费爱慕虚荣特点鲜明。”
  虚荣一时,毁掉一世。
  虚荣,指表面上的光彩,虚幻的荣耀,虚假的声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人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自己原来是一无所有,反而要处处装出有的样子。”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着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苏格兰哲学家托•卡莱尔说:“贪婪虚荣是贪得无厌的第六感觉”……
  做人虚荣,若被看透,甚为尴尬,也不光彩。
  但是,人世之间,潜藏虚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哲人说:没有虚荣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唐柳宗元诗云:“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宋梅尧臣咏叹:“虚荣浪贵知多少,安得知君展肺肠。”“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则描绘了一出虚荣引发的悲情故事。
  虚荣是清廉的绊脚石。清廉被虚荣绊了一跤,就摔进了贪腐的泥沼。多少贪腐者栽倒在了虚荣心上。
  虚荣,会让人堕落。
  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虚荣。虚荣心强,暗藏自私和贪欲。贪是火,欲是水,水火无情毁自己。“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虚荣藏着私心,私心无非名与利,欲望会使人迷失方向。贪图享乐始,玩物丧志终。虚荣心膨胀,诱之以利、惑之以色,往往底线难守、初心不再。党员干部倘存虚荣之心,贪欲的洪水便有了决堤之口,心怀不轨的围猎者就有了可乘之机。虚荣后面跟着的是讲排场、摆阔气、讲享受,是违规、违纪、违法。
  为了追求美,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委员会前财务会计柏玲,疯狂贪污1051万元,其中八百万元被用在了美容上。
  31岁任乡长,35岁任副县长,42岁任区长,49岁沦为阶下囚,因虚荣心作妖,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原区长丁卫东从曾经的寒门励志“榜样”变任性用权的“迷途羔羊”,陡现过山车般的人生。丁卫东说,欲望使自己迷失了方向。
  爱慕虚荣者,必定信仰不坚、党性不强。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他们深度迷恋、无法自拔,忘记了在党旗前的誓言,忘记了头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党员干部爱慕虚荣,如何安于平淡,怎能抵挡“糖衣炮弹”?官员如若贪婪虚荣,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就是那虚幻荣耀的未来。
  虚荣,会让人失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于太在乎面子,虚荣的人终会被虚荣所伤。党员干部爱慕虚荣,犹如堤溃蚁穴,极容易蜕变。虚荣心强,虚伪、欺诈同行,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则与之格格不入。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越贪婪越没人性。虚荣之人,好大喜功,行事张扬,但外强中干,内心自卑,为了得到表扬和成功,往往不惜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结果把事办砸。
  隋炀帝虚荣心极强,每逢盛大节日,必大肆铺张招摇;他引西域诸国使者、商人进洛阳,令沿途郡县招待迎送,免费安排食宿;他三次征战高丽,自诩:“凭我力量,海可平,山可移,高丽算什么”,结果三次均失败,最终引致家亡朝改。
  “数字报大点,没关系,又不交税。”为求升官,已被处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任阜阳市委书记时疯狂玩数字游戏造泡沫政绩。急功近利,大造“政绩工程”,贪腐乱权,伤了百姓,苦了地方,害了自己。
  虚荣害人,莫泊桑的《项链》对此刻画入木三分。小公务员之妻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劳苦十年,年华衰去。最后,却得知项链为假钻石项链。
  虚荣,会让人攀比。
  爱慕虚荣,就会催生盲目攀比。攀比击溃理智堤防,心灵顿失光芒,谨慎变冲动,聪明变愚蠢,坦荡变自私。于是,信念让位于实惠,原则让位于金钱,公利让位于私欲,奋斗让位于享受,奉献让位于索取……人性疯狂,权力泛滥,恣意放纵,人生邪恶缠身。虚荣心肥了胆子、给了面子,却葬送了仕途、葬送了名誉。
  虚荣是腐败的诱因。“我从小苦日子过怕了,内心对富裕生活有向往,虚荣心强,好面子,这是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落马后忏悔。
  虚荣心盛,攀比心强,多少官员被金钱俘虏,走上犯罪道路。他们比权势、职务和关系,比房子、车子和票子,比出行的气派、吃喝的档次……虚荣作祟,攀比泛滥,不一而足。
  有的官员和商人比发财,看到别人能力不如自己,赚钱却比自己多,总觉得脸上无光。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说,“那些老板动辄赚几千万甚至上亿,而自己并不比他们笨,却只挣那么可怜的一点点”,眼馋商人发财,于是大搞权力寻租,大肆贪腐。
  有的官员与商人比豪奢,看到私企老板派头奢侈、出手阔绰,心生羡慕。浙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旭松就是如此,于是他贪污、挪用国有企业资金也充起了“大款”。
  追求虚荣、贪图享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许迈永们最终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案发后,刘旭松终于幡然醒悟,“我有强烈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我的腐败是从追求吃穿开始的,最后变成了金钱和享受的奴隶,忘了人为什么活着”“贪婪是魔鬼,贪欲是万恶之源,人的纯洁比什么都重要。”然而悔之晚矣。
  贪腐无未来,虚荣误终生。
  虚荣就像吸毒,切莫饮鸩止渴。
  戒除毒品,无圣药;丢弃虚荣,有妙方。
  坚定信仰,淡泊名利。
  精神缺“钙”,才会虚荣。虚荣之人,乃精神出了问题,思想出了岔子。虚荣,表面是水中捞月,是竹篮打水,是伪装虚妄,实质乃是追名逐利。
  追求美好,无可厚非。向好的学、与强的比、向高的攀,毋庸置疑是积极向上。可一旦找不准“坐标系”、瞄错了“参照物”,就会在攀比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
  如若天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追求名牌,贪欲无节制,生活堕落,就会信念动摇,丢了初心,忘了党纪,破了国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利当前,党员干部应有清醒认知,“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知足常乐,知足平安,知足幸福,保持定力,拒绝诱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做官”。当官发财两条道,“鱼与熊掌”难兼得。没有甘于奉献、甘于平淡的觉悟,哪能抛却虚荣,远离声色犬马、奢靡享乐?
  俗言:“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千好万好不如把工作干好。”严于律己,秉公用权,讲实话、做实事、办好事,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才是真真正正的“有面子”,才是实实在在的荣耀。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加强补“钙”,不断淬炼思想,修身养性,锤炼党性,不追名逐利,不爱慕虚荣,不迷恋金钱美色,不贪图安逸享受,不忘初心,清心静气,心无旁骛,砥砺奋进,方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务实奋斗,本真生活。
  凡事兴于实,败于虚。不兴伪事,事必有功。朴素、踏实、谦卑与虚荣相对。
  不图虚名,虚荣自远。其实,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东西不一定要昂贵,舒服就好;衣服不一定要名牌,合适就好。莎士比亚说:“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力拔山兮气盖世”,狂妄自大,虚荣自负,一代枭雄项羽战败,乌江自刎。自称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脚踏实地的汉高祖刘邦,却取得了霸业。
  抛却虚荣,务实奋斗,本真生活,虽日日平淡,却平安幸福,何乐而不为?
  清正廉洁,防微杜渐。
  远离虚荣,筑牢防线,十分重要。
  心灵干净,守正持方。巴尔扎克曾说:“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全能的廉洁。”心底无私天地宽,廉者无求得自在。廉者廉心,春秋子罕以不贪为宝。青史铭刻宋人苏东坡的“三养”论:“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思想高尚,清正为民。唯有心灵干净,方能端正处世态度,抵制诱惑,洁身自好。
  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面对歪风邪气,党员干部还要敢上、敢说、敢管、敢干,旗帜鲜明,敢于斗争。
  大智若愚,防微杜渐。风气始于青萍,淡然留于心间。苏格拉底被学生拉去逛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东西我用不着!”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动,智者洞悉人性,淡定、淡泊,总能防范于忽微之中。人无廉心,无所不取。
  祸患常积于忽微,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贪小便宜,不交是非之人,不去是非之地,不做是非之事,永葆本色,何来虚荣?
  安宁、满足,是幸福最主要的基础。不慕虚荣,淡泊谦逊,踏实奋斗,快乐幸福!
  (作者单位:中共茂南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