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后宝光街道机械化快速抢收水稻

将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


台风后宝光街道机械化快速抢收水稻,将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

■记者文华春通讯员张彦
  本报讯受台风“暹芭”影响并伴随强降雨,高州市宝光街道农业生产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特别是水稻临近收获期,各村水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和水淹。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确保成熟水稻及时收割,前天,宝光街道组织辖区内6家拥有农机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全街道成熟的水稻进行抢收,组织收割经验丰富的农机手进行机器化收割,想法设法将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
  当天一大早,程村门口洞就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4台大型收割机正在忙碌地来回穿梭,进行收割作业,不到3个小时,200亩的水稻就已经被收割完,谷子装满了8车。全程只有8名工作人员就完成了整片稻田的收割。
  “我们的稻田连片进行托管管理,机械化收割就变得非常简单快速了,倒伏的水稻收割机也能收割,省下大量人力。”优特合作社刘冬阳经理说,“从收割、到装车,再到工厂进行稻谷烘干,机械化一条龙解决,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人工收割一个星期,晒谷晾干半个月了。”
  “如果不是台风的影响,今年我们水稻的收成应该更好,目前来看亩产1300斤应该没有问题。现在趁天气好,赶紧先将熟了的、倒伏的收割了,不然后面继续有风雨,稻谷发芽,那就麻烦了。”村长程文清在田埂上指导收割工作时说。
  今次台风的来袭,对农户来说是一次大考,传统个人种植户在面对天灾面前的应急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都非常有限,而农业生产托管在救灾复产和组织抢收方面则可以发挥巨大优势,通过生产全环节的科学管理,灾害防控与灾后工作组织服务,让传统种植的靠天吃饭变成靠科学管理吃饭。
  据了解,目前宝光街道已完成3500亩水稻的抢收工作,收割水稻850盹,接下来宝光街道继续协调推进抢收工作,避免高温高湿天气造成倒伏水稻绝收,想法设法稳定群众及种粮大户的种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