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为民初心使命 扎根社区实干出彩

——记茂名市党代表,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进喜


陈进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丘立贺摄

扫一扫更精彩

本报记者和沛蓉
  盛夏时节,在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社区,青山如黛,绿树环绕,处处是景,激发出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旅游、果园、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这是北逻社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陈书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使我们社区发生了许多变化,是一个称职的好书记。”群众口中称赞的“好书记”,是北逻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进喜。
  陈进喜于1996年入伍,1999年成为中共党员,2001年退伍,2017年成为北逻社区的调解员,2020年被选举为北逻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北逻人,陈进喜从军人转身成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法,用汗水智慧浇灌在养育自己的热土上,让北逻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做好“贴心人”
  ——抓党建强基层,聚合力共治理
  广东省文明村、2021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茂名市十大美丽乡村……如今,这些都是北逻社区亮眼的“标签”。询问秘诀,陈进喜笑着说:“作为基层社区书记和市党代表,我深知抓党建强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构建起“全域党建、一核多元”乡村治理新格局,努力把社区各项工作干好干出彩。”
  当社区书记以来,陈进喜确定抓班子、带队伍、强基层的工作目标,抓好社区“两委”班子优化建设,在换届中实现社区干部年轻化。队伍年轻有活力,为抓好凝聚力、提升党性修养,陈进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社区常态化开展党员培训,进一步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每个月,我们还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与社区学校师生共同参加升旗仪式,进一步激发社区党员干部、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之情。”他谈到,同时,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凝聚村务协商议事会、妇女联合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力量,发动乡贤、老党员、老教师、退休干部、退伍军人、返乡能人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带动大家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
  对于社区来说,服务对象是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是打基础。陈进喜主动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参与村党组织主导的协商议事活动。“现在我们已有两个党小组下沉到自然村,最终目的是在每个自然村都能成立一个党小组。”陈进喜表示,党小组是最贴近群众的“服务员”,不仅能倾听群众的意见诉求,还能发挥职能和工作优势,真正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北逻社区积极培育干部“五多”新作风。陈进喜以身作则,做好头雁领航人。一直以来,他总会抽时间到社区里与群众聊聊天,听群众的想法,帮助群众解决身边问题,渐渐地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在,居民见到他,都如朋友一般主动热情地打招呼拉家常。陈进喜常常告诉党员干部,社区治理要有长效管护,作为基层干部要多走、多看、多听、多想、多说,深入一线,努力叩开群众心门,虚心听取群众建议,学会反躬自省,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蹚出幸福路
  ——修好路惠民心引产业共发展
  北逻社区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距离信宜市区仅5公里。这里三山环抱,碧水萦绕,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禀赋。陈进喜发挥“头雁作用”作用,利用优良的绿色生态资源和亮丽的乡村元素,带领社区干部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陈进喜介绍,社区打造的荷花池是发动群众捐资献地,推动打造占地250多亩的北逻公园,每年盛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为发展二期经济,他们尝试在荷花池里养2万条食用鲤鱼,利用荷池增加观赏性,
能尝试增加社区集体收入。
  而在荷花池的另一旁,是北逻社区引入的40农耕体验园项目,是打造为集民宿、农庄、动物园、多功能会议室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生活综合体,现已初成规模。“农耕体验园今年8可以投产,项目投产后,社区集体收入一年大概增加5元。”陈进喜边计算着边说道。
  不仅如此,在开发旅游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事情上,陈进喜还想了不少办法。境内大仁山风景旅游区经过20年的发展,旅游区已经初具规模,成为粤西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陈进喜表示,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可以探索“农文旅”产业新模式,推进农业文化旅游项目。于是,他带动党员干部规划开发大仁山风景旅游区游玩项目,在保护生态植被的条件下,就地而建,着力打造为游客观云海、种茶叶、泡温泉、住民宿的好去处。
  此外,陈进喜探索“以农兴农、联农带农”模式,帮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他引进多家农业企业,推进葡萄采摘园、百果园、花圃市场、蔬菜种植基地、砂糖局基地等项目落地。现在,居民除了从项目中获得土地分红外,还可以到果园基地务工。同时,他积极鼓励社区乡贤回流创业,创办三家微小企业加工厂(雨具厂、玩具厂、电子厂),解决在家乡亲的一部分就业劳力问题。
  陈进喜不禁感慨道,项目的建设现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200人,有效带动村民增收,群众劳务增收40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原来的6万元增加到20万元。“在家门口,我们就可以就业,平时可以回家照顾小孩和老人,非常方便。”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路通财通,抓民生强基础,帮助居民们修好道路,也是陈进喜心中的重要工作。2020,社区党支部牵头,杰出乡贤、党员带头,动员群众献地捐钱、筹工筹劳,拓宽了凤地垌村的环村路,方便了约两百多人的出行问题。今年,陈进喜亲自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支持,现争取在7打通中间垌村与凤地垌村之间的大环村路,解决1000人的出行以及两村居民搭乘公共汽车的老问题,村民称之为民心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进喜谈到,每当看到社区新变化新发展,居民能够安家乐业,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内心成就感油然而生。“作为基层工作者,为社区谋发展、为居民谋幸福是我的初心和动力所在,未来我将继续为群众办好事、办成事……”说着这些,陈进喜眼里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