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
■杨端雄
小城的这个夏天是少雨的,午间从街上走过的时候,没什么人,周围静静的,思绪似乎也没有了以往的拥挤,期间,还会有大片大片空白的地方,可以轻松的寻找一些人和事,或者属于自己的景致。
红太阳书店里排列的四壁图书算不上繁多,却会比小城的其他书店更适合文艺青年一些。年轻的时候,不能将太多时间挥霍在医疗健康,养种殖业,还有各类娱乐八卦上面,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红太阳逛逛,看看,会不会有自己喜欢的书。
“你可干万别和别人谈事情。你只要一谈,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读过塞林格这个句子的人,应该会对《麦田的守望者》感兴趣。“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多年以后,当我们读懂了霍尔顿的所能想象到的美好生活,也就读懂了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了。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初读就将我感动得不能自已。当读到哈森去帮阿米尔追风筝时,哈森转身,双手放在嘴边,眼神坚定地大声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像我一样,情难自禁,因为,我们的世界需要温度。
或者,泰戈尔的《飞鸟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在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一只鸟儿、一朵花、一颗星中所蕴含的人性与生命力。
当然,如果懂得偷闲。可欣赏欣赏身着休闲T恤的年轻女管理员。女孩宁静地坐着,缓缓的翻阅书籍,清秀的脸上,眼神一丝的忧郁,容易让人联想苏杭湖边专注于丹青的女子,偶尔的令人心醉。有时,痴心妄想,要是能够陪着那满是韵味的女子闲适地坐坐,发发呆,应该也是有趣的事。
不记得是哪个夏天了,从家里出来,肩上挎着黑色的背包在市区里独自穿行。红男绿女,或悲或喜,在身旁如此而过,他们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思想,然后在下一个方向流淌开去。
百无聊赖,走进一些装潢新潮的音像店。一些很火的网络火爆金曲专辑堆满了货架,当然,还有应景的商业影片。没什么感觉,也谈不上失望,在流行文化快餐的今天,自然不能对以盈利为主的商店有过多的奢望。还是向前走过去。然后,离开这个小城。
那是从外到里看起来,都非常单调的一间小店。如果不是里面飘扬出来的歌声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我想,我会错过。一时之间,莫名的感触。时常在想,蔡琴应该是个温柔得一塌糊涂的女人,要不然,她的声音为何能征服如此多人如此多年。完全不由自主地走进这间不起眼的音像店。很快,这里给我太多的惊喜了。这里有寻找许久而不见的的甲壳虫乐队。当然,还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滚石的罗大佑、李宗盛、刘若英。而保罗·西蒙也赫然在列,他和加芬克尔合唱的《老鹰之歌》相信很多人至今津津乐道,而凯伦·本特两兄妹很怀旧地在CD封面上微笑。接下来就是,与那年轻的店主无所拘束的聊了起来,说怀旧摇滚,说乡村音乐。自然,更多的是他说我听。但这没关系,能够和志趣相投的人偶尔适时地怀怀旧,相信很多人都会乐意,这是件非常美妙的事。店主再播放了约翰·列侬的《Imagine》。单飞后的约翰·列依更有想法,更有感觉。当然,如果有人认为尽听这些年代久远的声音是毫无自我,甚至庸俗的话,那么,我真的希望自己能经常地这样俗一回。
经常在闷得心慌的时候,踏上单车一个人进行毫无目的、别无方向的穿越旅途,寻找阳光,寻找清风。阳光会有味道吗,不知道;清风会有色彩吗,不知道。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阳光下,清风中,能够寻找到那遥远的天空的方向。
“逃逸都市,享受慵懒,在普罗旺斯做个时间的盗贼。”彼得·梅尔这个经典的句子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蔚蓝海岸,明媚阳光,醉人的薰衣草和向日葵,普罗旺斯确实予人无限的遐想。但应注意的是,其实,有时最好的景致未必一定要跑这么远,或许,最好的就在路上,就在身边。
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