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冼夫人廉洁精神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征文选登
弘扬冼夫人敢于斗争精神,抓好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
覃琪
冼夫人是中国南北朝至隋朝的岭南俚族女首领,夫人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宁幸福,屡受朝廷褒扬,深受人民爱戴,被奉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誉其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同志赞其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敢于斗争,保境安民,贯穿了冼夫人的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不畏强权、伸张正义,与巨贪赵讷作坚决的斗争。赵讷当时为番州(广州)总管,位高权重而且是皇亲国戚。冼夫人不仅不怕得罪赵讷,更不畏惧赵讷的权势,毅然决然收集赵讷的罪状并上书隋文帝,促使隋文帝派人查证赵讷的犯罪事实最后处死了赵讷。不惧强敌、敢于牺牲,击败挟持自己儿子冯仆(时任阳春太守)叛乱的广州刺史欧阳纥。除此之外,《陈书》《隋书》《资治通鉴》《北史》等史书中还记载着冼夫人其他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事迹。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深刻领悟总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理解传承和弘扬我们茂名的英雄人物冼夫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敢于斗争精神,是做好新时代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
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肆虐危害百姓,动摇国家的根本,从古到今,都是严厉打击惩治的对象。而贪官污吏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本身就是官员,就是“体制内”的人,有权有势、有恃无恐,骄横跋扈、狡猾奸诈,与之作斗争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没有大义凛然的正气、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就难以将他们绳之以法。在不畏强权惩治腐败为民伸张正义的斗争史上,我们看到了“竭忠死义”“不持一砚归”,秉公执法斩附马、铡国舅的包青天包拯;“刚正不阿忠直死谏而留名青史”,令首辅(徐阶)退田、狠揍官二代(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的海青天海瑞;“天下廉吏第一,古今第一廉吏”坚贞不屈重典治乱的于成龙;“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正气凛然、怒斩地方恶霸李秋升(权臣李鸿章侄子)的彭玉麟……可以说,惩治腐败的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史。新时代下,进行反腐败斗争就要很好地汲取历史经验,延续和发扬宝贵的斗争精神,坚持不懈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党内腐败分子是指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腐化堕落、倚仗手中权力肆意谋取私利,严重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最大,是人民群众最痛恨最反感问题,也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由其蔓延发展,后果难以想象。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因此,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然而,腐败分子手中有权、关系成网,要想夺取反腐斗争的胜利,就要像冼夫人与权贵赵讷的斗争一样,做到不畏强权、铁骨铮铮,做到铁面无私、敢于斗争。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次作重要指示、做精心部署,中国共产党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的深刻认识和政治自觉,掀起了最为深入持久、力度不减的惩治腐败斗争。面对腐败后果的严重性、腐败成因的多样性、腐败问题的顽固性,就是要以“拼将十万头颅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壮志,以“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磊落襟怀和不怕牺牲的勇气,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以“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的深厚的为民情怀,严惩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贪赃枉法的行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同腐败行为进行勇敢的、坚决的斗争。2021年6月28日上午,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共查处408.9万人。查处400多万人,这就是顽强斗争、斗争到底,敢于胜利、勇于胜利的最好的体现,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斗争仍然在路上。面对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我们仍应很好汲取冼夫人大义凛然、铁面无私、敢于牺牲与贪官污吏作斗争的精神营养,大力弘扬敢于斗争精神,才能为党的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保驾护航,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二、弘扬敢于斗争精神,是自我革命营造清朗政治生态的需要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把握党的事业发展和自身建设规律,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只要是稍有觉悟的同志都知道,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开展斗争、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要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正是在不断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坚定、彻底的自我革命,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意志,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剖掉自身的病症,一次次自觉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2022年2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2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仅在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817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470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209人。这也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101个月公布月报数据。这组数据,充分说明我们党与违反党纪政纪行为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一段时期以来,党内一些人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搞成表扬与自我表扬,不想说真话、不敢提意见、不愿作批评,对违反党的原则,甚至损害党的形象、侵害党的利益的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党的原则被“高高挂起”。一些党员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甘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佬,总想着独善其身,对党的利益漠不关心。面对这样的现实,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党员义务中增写了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的内容:“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在纠正自己人错误的问题上,冼夫人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隋书》记载她的兄长冼挺作为朝廷册封的南梁州刺史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侵犯抢劫附近州县,使岭南一带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为此,冼夫人不惜与哥哥撕破脸,经常痛斥兄长、谏劝兄长要纠正错误,与周围部落和平相处,最终使冼挺幡然醒悟改变态度,纷争终于得到平息。我们要学习冼夫人坚持原则勇于斗争的精神,按照“党章”的要求,自觉同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作斗争,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你好、我好、大家好”改进为“揭短亮丑”“红脸出汗”的查摆整改问题;把谈心谈话、函询约谈从认为是“挑刺找茬”“与同志过不去”改变为“咬耳扯袖”“治病救人”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三、弘扬敢于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干部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遇到不良的思想诱惑,一不小心,人生就会被摧毁。一个人要想健康成长,就必须要坚决同各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总书记把斗争历练对干部成长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每一名干部要健康成长,必须认真领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好斗争精神、炼就好斗争本领,使我们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加强党性锤炼,必须要有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锤炼党性修养与斗争精神紧密相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敢于坚决斗争是锤炼党性修养最好的实践,只有敢于善于斗争方能彻底锤炼锻造党性修养;而锤炼党性修养是提高斗争本领的前提,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取得斗争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党性锤炼,必须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强气魄。
提升思想境界,必须要有斗争精神。成大事者,必有很高的思想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心怀坦荡、无私奉献,为此,就必须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毛泽东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公元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冼夫人遣其孙冯暄兵救广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冯暄因与王仲宣的部将、泷水(今广东省罗定)豪门陈佛智关系密切,竟然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冼夫人获知后不徇私情、毫不犹豫惩处冯暄,将其问罪关入监牢,隋文帝对冼夫人的举动深为赞叹,特降敕书慰劳。历史进入到崭新的时代,党员干部更应该象冼夫人一样,胸怀大局、不徇私情,与私心杂念、低级趣味,与一切和党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格格不入的思想与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建设清廉家风,必须要有斗争精神。《申鉴•政体》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一个人要健康成长,必须有一个好的家庭作为强力支撑。从查处的腐败分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就是因为家风不正而最终导致家败业毁的。在这个社会剧变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挑战,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作烛照,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将清廉二字贯穿到每一寸血脉,每一次行动中去。要从冼夫人教育后代的家训“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惟用一好心”中警醒自己,树好榜样,教育好家人,让自己和家人在各种利诱、各种好处面前经受住考验,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坚定个人信念、坚守清廉底色。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我们只有很好地弘扬敢于斗争的精神,才能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开展,才能推动清朗的政治生态永恒持久,才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可堪大用。(作者单位:茂名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