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动进课堂点赞


刘广荣(信宜)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掀起了一股劳动育人的热潮。该学院在校园开辟出一片空地作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各系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对土地进行了除草、松土、垄土、播种和定期浇水,热火朝天,其乐融融,收获满满。
  劳动进课堂为学生成长赋能,意义重大。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与土地、与劳动十分疏远,部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严重缺失。因此,劳动进课堂是十分必要。劳动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新时期的劳动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也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诚实劳动,更要有“异想天开”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具有亲和力,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特别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而劳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劳动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中磨练自己,是我们应持的态度。好逸恶劳、不劳而获是极其错误的。劳动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比如锄地,刚开始手往往会磨出血泡,血泡破了就疼痛难忍,一些人因此闷闷不乐,不想再干了。但一直坚持锄地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待血泡变成茧的时候,手就不再痛了。有些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要求学生在学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劳动课时,回家后学生要干家务,比如打扫庭院、烧火做饭、洗衣服、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