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们这个老先进集体
■毛勇强
“江湖中学第十一班是值得母校骄傲、自豪的老先进班。”前几年,我所在的班聚会时,当年的教导主任如是说。虽然十分简短,却讲得客观、实在,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
那是1973年秋,我们考进了化州县江湖中学。这一届,学校招收两个班。我等51人被学校编在第十一班。入学不久,我曾听到一位老师说,你们的班主任李老师了得,在学校编班时专门指名要几位品学兼优有特长的同学到第十一班。后来,我们班人才辈出,颇有建树,也许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在母校的两年(那时,高中改为两年制)时间里,不论是学习成绩、文体活动和劳动等,我们班都是顶呱呱的。以高一这一年的科比为例,我们班是全校成绩最突出的,每科都有几位同学榜上有名,囊括了数学、物理、化学、作文和书法的冠军,一时在全校传为佳话。
高二时,班主任是教数学的汤老师。汤老师是华南工学院毕业的本科生,曾在湛江水产专科学校任数学老师,后来被下放到中学任教。汤老师先是被安排到化州新安中学。1969年,筹建江湖中学时,他从新安中学调来。汤老师是本地人,中等的个子,喜欢留长头发(这在当时颇为时髦),穿着大方得体,给人儒雅的感觉。概括地说,汤老师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参加工作多年,不仅讲课水平高超,管理一个班更是游刃有余。汤老师的作风和性格是大度、果断。因此,他做好班主任的秘诀是“抓大放小”,具体做法是开好“两会”。一是定期召开班委会,布置任务,研究工作,放手让班委开展工作。二是开好“班务会”。每个星期,汤老师都会利用晚上自修的时间,用十几分钟召开“班务会”。平时言语不多、十分沉着的汤老师,充满激情,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大家要明确学习目标,刻苦钻研,学好本领,将来前途无量。当然,主要是将他平时了解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使大家倍受鼓舞。汤老师还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几十年过去了,同学们说起汤老师召开的“班务会”,都会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称赞。
高二这年,由于班主任管理有方,班委会得力,同学们精诚团结,我们班方方面面都十分出色。因此,登上了县教育局的光荣榜,被评为先进集体。
1975年7月,我们走出了母校的大门,从此天各一方,为了事业,为了工作,为了家庭而四处奔波。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有的同学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有的成为国家职工,有的成为创业者,有的成为勤劳的农民。一言以蔽之,全体同学殊途同归,各有各的历练,各有各的活法,各自各精彩。
2013年大年初四、2016年2月12日,我们这个老先进集体先后组织了两次聚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同窗情谊,回味老师的谆谆教诲,回忆当年艰辛而又有意义的集体生活,交流人生体会,展望美好的未来。聚会时,我统计了一下,我们班有15位同学成为国家公务员、职工,他们有的应征入伍转为志愿兵被组织安排工作,有的当民办教师转正,有的参加高考,改变了命运。最令人羡慕的是有三位同学分别于1977年和1978年考上了大学本科或中专。更加巧合的是,这三位同学都姓李,其中当年的团支部书记李容柏,1977年冬季参加高考,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深造。1982年春季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区农科院工作。1994年,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和层层筛选,李容柏被公派印度潘特农业科技大学。在这所大学度过七个春秋,先后获得植物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和遗传及植物育种专业、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广西大学工作。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成为一名广受学生欢迎的教授。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不仅拥有博士生导师,还出了一名知名作家。这位同学在读高中时获得全校作文比赛第一名。毕业后,他经历了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洗礼,先后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县、市财贸部门和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工作,后来被提拔为茂名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曲折的经历,多彩的人生,丰富的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先后在国内外百余家报刊、电台发表了一批报告文学、散文和随笔等多种体裁的作品,约200万字,有作品获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他撰写的小通讯《彩票》被编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1993年以来,广东人民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春华秋实》《跋涉者的足迹》和《笑对人生》等六部报告文学、散文集。
更加可喜的是,上述15位吃国家“饷”的同学,个个成为奉公守法的优秀公务员或国家职工。如今,他们都年逾花甲,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此外,还有好几位同学在云南、贵州、深圳和东莞等地从事房地产业、工业和农业等,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板。他们致富之后,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受到了人们的好评。每次同学聚会,这些大款同学没有半点架子,主动出资,出手大方,令同学们感动不已。
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了解到我们这个班的“威水史”后,思潮澎湃,感慨万千:这个老先进集体确实值得夸一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