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宋秀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目标取向和任务要求、有效方法和措施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全面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路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具有丰富内涵。一是阐明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是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因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首先必须着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必须巩固好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在农村当中,农村党员干部“生活在乡亲们中间,生产在乡亲们中间,整天同乡亲们打交道”,与农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维护和实现好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一起来落实好政策”。同时,农村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发农民群众的干劲和决心,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
  三是指明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措施。第一,农村党组织要“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要自觉执行,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党员和干部要积极支持村组织的工作,自觉维护组织威信,执行组织决定,带头落实工作”;农村党组织必须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全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力量优势、政治优势。第二,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品德作风正派、处事公正公平、勇于创新、能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人选进班子”。“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主张“通过公开选拔、‘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办法”,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第三,要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针对农村“微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本兼治”,既“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严惩农村“微腐败”以“治标”,又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做好制约和监督农村“小微权力”工作,同时“坚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治本”。具体而言:在“治标”方面,要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监督管理重点对象,“要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工作的重点……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在“治本”方面,要“合理确定权力归属,划定权力边界,厘清权力清单”,切实做好农村“小微权力”工作机制的运行,确保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时刻处于农民群众监督之下。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意义重大,不仅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新境界,更是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供根本遵循,为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