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罗亚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首。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专门强调“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我们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致力推动农业发展,举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坚定不移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但归根结底还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有效管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一是突出区域特色优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导向,还要因地制宜彰显区域特色、特色产业价值等。因此,需要全面挖掘各个区域产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等,提前做好产业谋划布局,推动优势区域产业发展。二是深化流通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生产端高质量供给,还要重视农产品流通端精细化服务。这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至关重要。从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看,要打通基层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三是发挥关键技术支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注重业态应用层创新,还要守住安全底线,强化技术源头创新,大力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农资农机体系、农产品供销体系深刻变革,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筹兼顾。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取农业生产新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在于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抓紧规划布局,特别重视具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和产业特色村庄的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建设好每个村庄的产业布局,确保村民有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靠教育培训强化增收能力,把农民培训作为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任务,分层分类施策,实行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培训,重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四个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靠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增收潜力,抓好重点项目和特色农产品企业,推动特色农产品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发展,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增强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乡村振兴工作难度加大。我们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农业生产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精神,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茂名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加快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