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脾气的母亲


■冯毅
  我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但却是我的大树,几十年的母子情缘,如想用一篇短文来准确描述她的形象、性情,我做不到。母亲从以前在生产队,到后来分田到户,以及持家,都是个多面能手,如今八十岁了,尽管身体不佳,她总是认为我们还可以在她的树底下乘凉。
  母亲的倔脾气,老家里邻里皆知,这几年跟着我在外面漂,强势的性格丝毫未改。一直以来,她都坚持给我们做饭,每天她都亲自去市场买菜,她说我的手指间的缝隙太大,花钱大手大脚,不会省钱。疫情防控期间,我不给她去市场买菜,她很不习惯,我买了菜回来,她会认真“检查”,如发现我漏买了什么,如葱、大蒜、酱油之类,她会有点兴奋,撵我去上班,说等会儿她再去买。看着她的兴奋样子,我只能交代好她戴好口罩,快去快回。
  我或多或少也遗传了母亲的性格,所以母亲和我也会时有些小冲突,每次拌完嘴,我都会被妻子数落一番。所谓冲突,其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有时候我只是随口说句今晚的菜太咸了,她就会发脾气,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早知道你想赶我回乡下的了,不是看在你俩孩子还小,你抬轿子我都不想来你这里!”呵呵。吵完架,她就生闷气,我也有哄她的办法,我会跟她说:我是你儿子,我说你什么都不必往心里去的,你如果觉得不舒服,就骂回头,老母是可以骂儿子的。这样一说,她的气就散了。
  说母亲,得说说婆媳关系。大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嫁给大哥的,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跟谁都合得来,这不仅是邻里旁人的评价,也是父亲、大姐、二姐及我的看法。但刚升级为家婆的母亲,却不这么想,她还是想在儿媳妇面前树立“权威”的,故初期对大嫂总有点喜欢挑刺的意味。大嫂毕竟是个好人,对家公家婆孝顺,慢慢地,母亲对大嫂的看法完全改观了。
  我妻子是湖南人,这些年母亲跟我们在一起,母亲便又得面临新的婆媳关系。有时候母亲跟我“投诉”妻子,但基本上都是被我反驳回去的,然后她气冲冲地说:“你就只会护着你老婆!”母亲可能不懂大道理,但她知道儿子夫妻关系融洽的重要性,所以被我怼了几次之后,她也不再提不和谐的话题,相反,她会细心观察我妻子的饮食爱好,比如,她看出我妻子喜欢吃土豆,就经常买回来,辣椒更是常备在冰箱。
  母亲一辈子的爱,都放在我们这些后辈的身上,她常说,加上我的两个小孩,她带大了十个孩子,包括我兄妹四人、三个侄儿及我大姐的一个女儿。母亲对我的两个孩子更是宠爱有加,有时候因我们夫妻对孩子严格了,她会很激动,好像我们打骂孩子是打骂她一样。但母亲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如果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好,被我衣架侍候的时候,她会不吭声,事后再跟她的孙儿讲道理,说的话朴实无华:“你不认真读书,考不上好的大学,将来只能去工地打工。”
  母亲身患多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糖尿病引起的脚部发热、麻痹,让她每晚痛苦不已。我带她去过高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医院看过,但结论都是这病根治不了,只能长期吃药来缓解。
  母亲有时会伤感地跟我说起死亡,说人终归要走那条路,熬不了几年的了,我就鼓励她乐观些,让她为自己定个目标:至少要看到她最小的孙女孙子考上大学。看着母亲佝偻的身躯,真希望时光能慢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