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不忘边远山区


罗本森(信宜)
  据茂名日报全媒体报道,高州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深入高州市东北部偏远山区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普法宣传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了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组织到偏远山区开展普法宣传,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是当前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针对有的山区农民文化不高,视野不广的短板,在普法宣传中要突出通俗性,尽量避免采用原文念读的形式。要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在继续利用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采取以案说法、图片解法,组织旁听审判,组织反面典型现身说法、法制文艺、法律咨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网络博客微信等贴近群众的新形式,语言要通俗易懂,活动要喜闻乐见,使法律易于被乡村群众所接受,提高普法的实际效果,让法律入耳、入脑、入心,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行动指南。
  农村普法宣传要有针对性,向他们宣讲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详细解答群众关心关切的婚姻、继承、借贷、房屋过户、子女赡养等法律问题,向农民赠送宪法、民法典、公众安全知识、扫黑除恶、防电信诈骗、禁毒禁赌等宣传资料。要深入到农户家、走向田头,宣传或解答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涉法问题。提醒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资产品时,要索要购货凭据,并细心保管;当发现购买到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及劣质农资时,应如何投诉、如何索赔,给予耐心细致解答,并给出具体建议,帮助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村普法宣传还要与依法治村相结合,根据农村实际,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和手段解决影响乡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将涉农各项工作和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律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生态环境治理、农业支持保护、规范市场运行、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协助开展各项严打和专项整治活动,为农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