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大家谈

在疫情防控中提升文明素养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报道,近日,我市召开2022年全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市以及教育部、教育厅有关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加压、再落实。
  视频会议指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关乎学生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涉及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对“看得见”的问题立即整改,对“想得到”的短板加快补齐,对“有可能”的弱项尽力加强。其实,从严从细从实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可以把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和“创文巩卫”工作结合起来,在疫情防控中渗透思想教育,以培育师生文明素养,密织校园疫情防控网,助力“创文巩卫”。
  严谨严密的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教育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教会学生严谨严密正确的防护方法。例如,在教育学生规范佩戴口罩时,务必要提醒学生:戴口罩时按一按鼻子,贴合整个脸部;佩戴口罩必须遮住全部口鼻,金属条紧贴鼻梁,上端在眼眶下面,下端覆盖下颌。这些处处严谨严密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不但学会了规范佩戴口罩的方法,做好个人防护,而且在严谨严密的操作中,学会约束和自律,并在约束和自律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
  规范有序的疫情防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引导学生进出学校校门口,规范佩戴口罩,彼此之间相隔保持1米线,井然有序地排队测体温,有序地进出校;彼此之间相隔保持1米,有序排队进教室;彼此之间相隔保持1米,有序排队洗手、打饭、就餐等等,如此多次反复,自然而然,就会“习惯成自然”,在讲规范、讲秩序中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这既是在疫情防控,又是涵养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
  科学常态化的防护措施可以让学生的文明成为自觉。要让文明成为自觉,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既需要强化引导的约束,又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求学生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讲究个人卫生”的防疫“三件套”,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的防护“五还要”。这些科学常态化的防护措施,若在学生中得到实施和落实,他们就会在常态化防护和疫情防控中形成行动的自觉,渐渐地,如此日积月累的行动自觉也会顺理成章地促成他们文明的自觉。
  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校园疫情防控是重点之一。为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务必要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务必要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此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渗透思想教育,教会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科学、学会感恩、提升文明素养,把我市“创文巩卫”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