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热评》十年:提升引导力 澎湃正能量
蔡湛(市区)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茂名日报改革创新结构优化中诞生的新闻时评《热评》栉风沐雨,走过了10年奋楫争先砥砺前行的历程。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最好标尺。一路薪火相传,一路接续奋斗,《热评》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让好声音成为更强音,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充分体现了壮大主流舆论的独特价值。
坚持党媒姓党,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提升引导力是《热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正确引导舆论是新闻工作永远不变的初心。马克思曾指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在众说纷纭的自媒体时代,在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大潮中,党媒舆论引导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展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定海神针”作用。2012年3月,茂名日报创办《热评》专版,2019年初在版面改革中将《热评》由半版扩大至全版,成为地级党媒中至今为数不多的整版刊出时评的党报,就蕴含着突出党报引领功能,让主旋律更响亮,让正能量更强劲的党媒导向。《热评》扩容更提质,既刊载中央、省级媒体的力作,提升《热评》的视野与高度,更给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传播解读市委重大决策,发挥了凝聚共识激发团结奋进力量的舆论支撑作用。当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之际,茂名日报全媒体及时全面准确传播市委市政府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部署和决策,《热评》刊出了简言意赅、贴近民心的系列评论,从发挥制度优势,坚定抗疫信心,到落实社区防控责任,筑起牢固抗疫防火墙;从党员干部站在抗疫第一线,到慎终如始戒除侥幸心理;从增强公共卫生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到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共建好心之城,《热评》在抗疫中发出理性声音。连接党心民心,引导社会舆论,正是茂名日报指引方向、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说明,在变化中识变、应变、求变是一种智慧;在变化中坚定、坚守、坚决,则是一种定力。无论媒体的形态怎么变化,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这是《热评》十年来在风云变幻的舆论场上勇立潮头,凸显主流媒体公信力的要义所在。
贴地气树正气,让正能量更加澎湃,是《热评》受到读者与网友喜爱的原因之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把握时与势,贴近读者需求,推动向上向善,奉献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评论作品,使《热评》直抵人心更有力量。社会转型与进步往往伴随不同价值观的交织与碰撞,但这些价值观往往难分优劣,不易取舍,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宣传科学理论与美好道德,辨别是非廓清迷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风化人。《热评》秉持新时代党的宣传舆论工作职责与使命,在弘扬正气撒播美德上发挥了舆论支持作用。无论是援手灾区、扶贫攻坚的乐善义举,还是帮助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无论是关爱城市环卫工人,还是为孤寡老人安装关爱铃;无论是慷慨捐款助学的卖菜阿姨,还是十年如一日打扫小区道路的退休工人;无论是见义勇为救助落水者的青工,还是义无反顾支援外地抗疫的逆行者,《热评》都给予了热情的关注与由衷的点赞,为凝聚人心弘扬正气鼓与呼。一个有道德感有爱心的社会,才能让人有存在感和幸福感,建设好心茂名,需要这样的舆论氛围与向善力量。
弄潮儿向涛头立,新闻人于天地强。我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思想的力量,标定前行的方向。一位哲人说过:“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不要染上情绪化的浮躁心态,也不能在利益追逐中迷失人生价值,需要清晰的思辨和科学的分析。《热评》在沸沸扬扬的舆论场上独树一帜,得益于见微知著,以事论理,推出了一批既接地气又有深度的时评。我市在官渡三四路建设中为保护古老榕树,不惜让主干线改道,建成街头公园榕园。《热评》为此刊出多篇评论,解读呵护古树名木背后的敬畏历史、保护生态、尊重人民群众感情的为民情怀,受到读者好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热评》刊出系列评论,阐述以红色文化为城市聚气铸魂的理念,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在创卫取得重大成果之际,《热评》展开了“创卫精神”的讨论,推动将创卫行为转化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理念,丰富城市精神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2021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茂名启幕之时,《热评》推出“今日荔评”重磅评论,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岭南特色和产业地位等多种视角,阐明传承千年荔乡文化绽放美荔时代光彩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为茂名荔枝产业向价值高地挺进打造了舆论支撑。《热评》的锐利眼力既是观察力与发现力,更是判断力与辨别力。作为引领导向的党媒,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穿过纷争明是非,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负时代使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作为一名读者,我期望《热评》以矢志进取的锐气,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守正创新的不平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