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FOF业绩大分化“一篮子基金”迎考验

本报综合消息 近期A股市场持续调整。以分散投资、组合投资为特色的基金中基金(FOF),普遍出现净值回撤。作为“一篮子基金”,FOF在迎来考验的同时,内部FOF和全市场FOF的分化,更是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FOF作为创新的基金产品,各家FOF基金管理机构的大类资产配置、组合投资等策略还在打磨阶段。至于内部FOF和全市场FOF之争,尚未有定论,双方各有优劣。FOF的市场生命力还在不断培养中。
FOF表现大相径庭
近来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普遍出现不小的回撤。在此背景下,具有二次分散风险功能的“一篮子基金”FOF产品,引发了投资者关注。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截至3月11日,最近6个月FOF的平均收益率为-8.23%,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5.56%和-15.71%。
具体来看,尚有部分FOF产品在最近6个月获得正收益,如易方达如意安泰一年FOF收益率为0.29%。还有多只FOF产品最近6个月的净值跌幅在1%以内,如广发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FOF、国寿安保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FOF等。
虽然FOF的一大优势是分散风险、减小回撤,但FOF产品内部也出现了分化。部分FOF产品净值随着市场调整出现了较大回撤,最近6个月有20只FOF产品净值跌幅超过15%,表现最差的产品净值跌幅超过25%。
发挥资产配置优势
FOF的投资优势显而易见:分散投资、组合投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这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业内人士表示,FOF的特点是发挥资产配置优势,分散单一资产的波动风险,努力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收益。他会把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贯穿在投资的各个环节中:事前,会从预判风险以及对组合开展压力测试出发,综合考虑市场、行业、单独标的等风险,尽可能做到提前防范,力求让整个组合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事中,会进行仓位控制、集中度控制和止盈止损机制;事后,会定期回顾组合,审视市场、行业以及单独标的等风险对组合的影响程度。
除了对市场变化的应变之外,近期FOF还迎来一大考验,即关于内部FOF和全市场FOF的争论。其中,内部FOF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旗下的基金,全市场FOF则在全市场优选基金。在近期的市场调整中,有观点认为,内部FOF在业绩表现、回撤控制等方面存在劣势。
“专业基民”看市
作为FOF基金经理,他们如何看待近期的市场调整?
专业人士表示,现在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在估值和筹码结构方面。对于接下来的投资,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要优中选优,选业绩增速更高、确定性更强的行业。“对于业绩增速较高的优质标的而言,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高业绩增速来消化估值。”他说,从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内部跷跷板效应显著。成长风格涨的时候,价值风格回调;价值风格涨的时候,成长风格震荡。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寻找业绩增速相对较高、相对更确定的板块上,要围绕这条主线来配置。
专业人士表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短期情绪修复后,资金仍将回归长期主线,未来可以关注市场情绪错杀的行业修复机会。展望后市,在宽信用周期叠加产业政策利好下,部分受到政策支持鼓励的方向现在已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伴随市场调整,市场内部风格的极致分化现象有所缓解。从结构上看,仍存在部分被低估的板块。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成分股平均股息率高达5.4%,处于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市场存在有较好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 (万宇徐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