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州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
去年10月以来,该市合计已放款762笔约4亿元,授信51个对象约1.93亿元
■记者梁雪玲通讯员曾国荣张颖祥
本报讯2021年,化州市紧紧抓住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机遇,探索创新“政府+银行+企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杠杆放大效应,用足用好用活驻镇帮镇扶村财政专项资金,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去年10月以来,该市已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乡村振兴建设贷、美丽乡村风貌贷等25种服务乡村振兴信贷品种,合计已放款762笔约4亿元,授信51个对象约1.93亿元,支持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建设、机场路人居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撂荒耕地托管服务等乡村振兴项目意向融资约4亿元。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该市制定《化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化州市乡村振兴金融信贷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化州市特色乡村振兴贷”平台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贷平台”日常管理和督导协调等工作。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乡村振兴金融信贷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相应辖区内贷款需求收集及指导、贷款情况的初步审核、贷后动态监测等工作。并明确农业、财政、金融、承贷银行等部门的分工任务,全力扎实有序推进,确保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撬动融资规模落地
该市积极推动政银合作。鼓励全市辖区内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贷款利率、最高信用贷款额度、信用评定等合作事项,共同推进乡村振兴金融信贷工作。同时,搭建“化州市特色乡村振兴贷”平台。根据《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按照平均每镇每年2000万元、每个街道500万元的标准筹集帮扶资金,每年从下达给镇(街道)的帮扶资金中安排划转约30%资金(街道的帮扶资金安排划转约40%)作为撬动金融资本的“化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全部注入“化州市特色乡村振兴贷”平台。此外,全力推动信贷款落地。以农户、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承接该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改造、农房风貌提升等乡村振兴项目的企业为对象实现贷款全覆盖。5年内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100亿元。如中国农业银行化州市支行前期通过实施主体贷为化橘红药材发展公司投放信用贷款300万元。
创新信贷产品提升服务精准度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该市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完善金融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利用镇(街道)、村“两委”、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作用,引导银行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量身定制贷款产品,完善信贷服务。支持承贷银行金融机构自主调查、评审、授信、放贷。
创新金融服务信贷产品。该市银行机构积极开发推出信贷新产品,不断满足乡村振兴领域中各类不同主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目前已推出农产品购销储贷款、涉农产业贷款、裕农快贷-地押云贷等差异化特色信贷产品,乡村振兴单位固定资产贷款、乡村振兴单位流动资金贷款等服务乡村振兴信贷品种25种,已放款乡村振兴贷金额16.39亿元,有意向放款18.76亿元,授信金额4.62亿元。
统筹推进“政银保”合作信用贷款。以政府财政投入1000万元基金做风险担保,保险公司对贷款提供保证保险,金融机构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对象提供免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为风险基金的10倍)。去年累计放款59笔,放款金额20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