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楼的红色基因
■程寿煌
信宜朱砂八块垌书香楼,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传承。
书香楼前身的红色基因
书香楼前身是祖父程宝记建造的房屋。
1927年12月15日晚,中共信宜县委领导起义军,在怀乡圩头、圩背大营地、圩尾、河边一带,举行了震动粤西的怀乡起义。书香楼前身的程氏祖屋屋主程宝记,去怀乡圩头和圩背大营地附近的程氏宗祠拜祖,将怀乡起义的消息带回八块垌,一直在八块垌流传下来。
怀乡起义,在怀乡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种,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燃烧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1944年6、7月间,中共信宜特派员陈志辉同志,派当时在信宜师范学校读书的练郇廷、陈坤中等,回怀乡串连发动,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怀乡的革命有了较大进展,革命组织发展到怀乡三家村,由怀乡狮山长棉垌宁佳运同志负责。1946年春,在怀乡从事革命活动的李乐,单线选派宁佳运入朱砂大胜筹划武装起义,安排如良坑黄家声和八块垌程金水物色建立游击队活动交通联络站,八块垌是其中之一。八块垌交通联络站设在程氏祖屋,程宝记为负责人,程金水任交通员。
由于武装起义准备工作泄密,宁佳运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杀害。大胜如良坑黄家阡继承宁佳运烈士遗志,上南瓮大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此,八块垌交通联络站成为黄家阡出入南瓮大山的重要落脚点。朱砂革命游击队长黄家阡经常带领游击队员来住宿,从1948年起,一年有三至四次。1949年秋,黄家阡带领几十名游击队员来八块垌交通联络站,分别住在程宝厅、万全厅、金水厅。程宝厅,位于现在书香楼一楼西房。用程万全家木斗量米,扛入程宝伙房煮饭。程宝伙房,位于现在书香楼一楼的伙房与饭厅之间。我们家积极支持游击队来住宿活动,不仅提供客厅给游击队住宿,提供伙房和柴草给游击队煮饭,母亲潘上英还帮游击队筛米拣谷,去菜园摘菜回来给游击队食用,让游击队有菜下饭。
上世纪90年代,在程宝厅办起八块垌农村家庭图书室,从茂名将一批红色革命书籍,如革命前辈的传记、回忆录、诗词等,送回八块垌图书室,让村民阅读。
2020年,信宜市党史地志办将八块垌交通联络站旧址,收入《信宜红色革命遗址博览》一书,并附说明:“2016年,程氏祖屋东南角的9间被拆除改建为书香楼。”东南角9间,是指从程宝厅至程宝伙房一带9间房屋。
书香楼的前身,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
书香楼传承红色基因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书香楼的前身——祖父程宝记建造的房屋给村民讲“红斗”故事、讲大胜革命斗争史;还将2001年6月12日《茂名日报》刊登“红斗”的图文、当时朱砂革命游击队活动路线图(仿制)等资料,制作成《大胜革命老区》挂放在程宝厅,让村民参观。
从2016年开始,将程宝厅以东9间房屋拆除改建为书香楼。2018年初书香楼落成后,我在书香楼构思创办八块垌大胜革命纪念室,后改为八块垌朱砂革命纪念室,写出了一批大胜、朱砂的革命历史资料,张贴在八块垌程氏祖屋二座,发上微信,获得读者点赞。其中,《游击队用八块垌木斗量米亲历记》一文,刊登在2020年5月12日《信宜新闻报》;《最早来大胜传播革命思想的罗琛原》一文,刊登在2020年4月1日《茂名晚报》。
在书香楼构思宣讲“红斗”故事和宣传“红斗”精神。2021年,写出《“红斗”故事》和《“红斗”精神》两篇文章,策划宣讲《“红斗”故事》和《“红斗”精神》。国庆节晚上,在当年游击队用斗量米的八块洞程氏祖屋大门口前地堂,举行三代接力讲“红斗”故事的晚会。国庆节后,去茂名市博物馆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团员讲“红斗”故事,还在程氏祖屋大门口外墙,刊出《传承“红斗”精神》宣传栏。12月13日《茂名日报》刊登出《“红斗”故事》后,我将《“红斗”故事》加框,分别挂放在八块垌交通联络站旧址、大胜小学、朱砂村委会、双砥余恒家,让“红斗”故事进入学校、进入乡村、进入家庭。2021年12月2日,信宜市融媒体中心来八块垌交通联络站拍摄的“红斗”故事,已于2022年1月分别在信宜电视台、茂名电视台播出,获得观众点赞。
书香楼还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远传下去,让红色基因发扬光大,激励八块垌村民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