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大榕桥通了

电白区观珠镇大榕村党员干部学史力行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本报记者杨海云通讯员杨炳江
  “大榕桥终于通车啦!桥通路通,咱们村的致富路也就更畅通了。”近日,在大榕桥边竹林下乘凉,电白区观珠镇大榕佛仔坪自然村80岁的郑老汉高兴地发出感叹。今年来,该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在“第一书记”李全昌的带领下,学史力行解百姓之忧,为村民修路建桥,改善居住环境,切实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困境。
  大榕村是电白区观珠镇北边的一个山村,全村有731户村民。一条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这条河源头来自严坑村高山的溪流,途经佛子楼村、木师村,流经大榕村,然后向着下游的红光村、和平村流去,汇入石湾龙记河后流向大海,当地人们称它为白沙河。河两岸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桥,给两岸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据说,在上世纪40年代,当地村民多次自发建过竹桥、木桥,但每当山洪暴发,桥就会一次次被冲毁。后来,村民又自发集资建起一条宽3米、长20米的钢筋水泥桥,给大榕村民带来了极大方便。时间长久,桥体日趋残旧,加上桥面狭窄,已成了一座危桥,无法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群众对重建大榕桥的心声越来越强烈。
  “能不能想办法重建一座桥?”村民们盼星星盼月亮,建桥成了当地人们积聚已久的心愿。在中央、省、市、区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观珠镇大榕村党支部把重建大榕桥一事再度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去年7月,该区科协副主席李全昌挂任大榕村“第一书记”以来,积极参加村党支部“党员活动日”,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实际难题。李全昌结合自身曾在基层和机关多岗位历练的优势,发挥大榕乡贤的人脉和社会资源,积极穿针引线,争取多方支持,联系市、区交通部门,将重建大榕桥纳入广东省2021年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障整治工程项目,作为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是省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今年来,该村把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作为“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事项来抓,带领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全程跟踪抓好项目落实。
  今年5月19日,大榕桥项目施工方正式进场开工,6月2日完成水下桩基础,6月4日开挖桩基础,清凿桩头等,紧接着验桩,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紧锣密鼓地推进大榕桥项目建设。最近,一条宽7.5米、长27米的大桥在白沙河上终于建成,圆了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建桥梦。大桥建成后,李全昌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到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在临近国道旁的桥路两边谋划建设22米科普宣传画廊,既填补电白区科普宣传画廊的空白,又作为大榕村江边好心公园的配套设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市科协支持的6万元资金已划拨到大榕村账户。
  路通财通。大榕桥投入使用后,大榕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迅速成立土地流转小组,以党员、退役军人为主力军,把村中丢荒土地流转,以租金、土地入股形式,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大榕村的沉香、圣女果、黄金百香果等时令农产品,可以一大车一大车地通过大榕桥运输到各大市场,前来大榕村采购农产品的商贩也越来越多。大榕桥的搭建打通了一河两岸的道路,群众的出行更方便快捷,人们致富的步子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