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书信中汲取砥砺奋进的信仰力量


  

蔡湛
  最近,随着再现茂名籍革命先烈李卡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的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震撼上演,人们愈加缅怀与敬仰这位在敌人屠刀面前大义凛然从容就义的伟大战士。“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李卡在狱中写下的遗书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震撼,更有奋进前行的巨大力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面对敌人的酷刑,面对侵略者的肆虐,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他们的革命理想从来没有改变过,面对危难却矢志不渝,面对生死仍淡定从容。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笔者曾瞻仰先烈留下的遗书与家信,红色书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共产党人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舍身取义的历史担当与坚定信念。夏明翰挥笔写下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赵一曼在日军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留给儿子的遗书却又侠骨柔情:“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陈觉给妻子留下的“绝命书”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先烈的书信篇幅不长,但字字含情,句句血泪。每一份书信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让人肃然起敬的可歌可泣故事。一部苦难与辉煌的百年党史,以牺牲与奉献书写;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由无数英烈的鲜血染成。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以热血浇灌理想,以生命践行信仰,换来了今天的山河锦绣、岁月静好。“你若记得,他便无悔”,今天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英烈的红色书信,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虽死犹荣的英雄气概和浩然正气,是为了继承先驱者的遗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革命先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身上彰显的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永远不朽。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更加坚定向未来进发。
  “英雄者,国之干”,红色书信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品读红色家书,向英烈致敬,与英烈对话,我们总能获得攻坚克难的勇气,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一位哲人说过,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沿着英烈指引的方向前行,我们才能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走好未来的路。最近,在党史教育中,笔者与一批参加过茂名建市创业的老党员瞻仰化州柑村等革命遗址,学习茂名日报日前刊登的《怒放的青春,壮美的遗书》茂名9位烈士所写的一组红色书信。茂名作为南路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应当永远铭记的光辉历史。一代代革命先驱怀着对真理与道义的不懈追求、对国家与民族的勇毅担当,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仅以热血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还留下了气贯河山的红色书信。粤西最早的中共领导人和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朱也赤因叛徒告密被捕押回高州。面对敌人的酷刑与利诱,他铁骨铮铮,威武不屈,在狱中写下《就义诗》:“为主义牺牲,为工农死节。不负天地生,无污父母血。”李卡烈士在慷慨赴死前在给朋友写的信中表达了共产党人的风骨与品质:“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人类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光荣不过的事业,死就是为了这,而生亦有生的努力方向。”岁月流逝,但先烈的红色书信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撼动人心。红色书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血脉红色基因的标志之一,蕴含着坚不可摧、战无不胜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留下遗书的茂名籍烈士中,部分烈士出生于殷实之家,受过著名大学的专业教育,却为了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毅然投身革命,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本可顺风顺水者,偏向虎山行;本可锦衣玉食者,不惜向死而生。他们以满腔热血成为信仰的献身者、理想的殉道者,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今天,当我们品读先烈留下的啼血字句,依然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如同一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用红色文化培育和锻造出来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的生命密码。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把学习红色书信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一课,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赓续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精神血脉,我们就能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攻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在茂名发展振兴中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以此告慰用生命践行理想、用坚毅守护夙愿的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