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启航民族复兴新征程
刘艳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华诞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精神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既是我们党庄重豪迈的宣示,也是鼓舞民心的鞭策,吹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进号角,成为引领全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航标。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内核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共产党人政治和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成为伟大建党精神基础性的核心思想、一以贯之的理想理念。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同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形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内容。这其中理想信念最为重要。我们的革命前辈和英烈们的所有奋斗牺牲,现在和未来共产党人的奋斗前行,离不开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强大支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根”,党的精神谱系之“魂”,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核心和根本优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属性的厚重展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百年历史重在于“谋”,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正是通过“谋”的扎实的立体的具体的实践呈现出来的。从“红船精神”中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开天辟地的信仰选择,到“井冈山精神”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实践,再到“抗美援朝精神”中许许多多的“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决绝行动,再到“精准脱贫”的有针对性落实……展现的都是落到实处的见人见事,“实践”是其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落细落小落实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存在,汇聚成为后人长久感知和领悟的精神河流。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政治品格的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战争年代,斗争与牺牲并存,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冲锋在前,毫不退却;在和平年代,斗争则意味着付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蕴含在了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强调“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干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勇于以动真碰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以闯关夺隘、善作善成的意志品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政治情怀的铿锵誓言。“对党忠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之时,就面对党旗自愿立下的庄严承诺和永恒誓言,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断铸就的。“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它提纲挈领地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示的是共产党人“计利当计天下利”的鲜明价值指向,强调把“对党忠诚”的满腔激情完全投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线图,成为伟大建党精神政治情怀的最鲜明表达。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精神在则魂魄在,力量就在生机就在。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由伟大建党精神贯注的党,一个由伟大建党精神贯注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无往而不胜,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系市委党校党建文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