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养鹅记
今年夏季的天气格外晴热,抬头所见,葱茏青翠的果树,都挂满了累累果实。家门前两棵绿油油的芒果树,成了小鸟的乐园。春天被鸟儿叫醒,芒果树上一簇簇黄色的花儿,在小鸟的叫声中,由小果变成金黄的大果,甜蜜了整个夏天。同样,长在娘家门前的一棵龙眼树,是多年前二姐吃完果肉后,从阳台吐出果核长成的小树苗,如今也枝繁叶茂,一改往年的姿态,长出了串串果实来,成了一道喜人的风景。
我爱倚在阳台,看鸟儿们吱吱喳喳,看蝴蝶和狗屁虫在翻飞,看它们在觅食和交头接耳。动物的本能和人类一样,除了首先解决温饱,才能风花雪月。父亲节即将到来,我打电话给远在顺德的二姐,叫她回来吃她亲手种植的龙眼。近在父母亲身边的大姐也欢欣雀跃,每天都爱带着她的小外孙强强回娘家。
亲情的温暖,把我的记忆带回到三年前的夏天。大姐夫在货场经营废铁生意,大姐从货场捉来几只小鹅,鹅子原来是放在货场饲养,本想养大后驱赶蛇虫鼠蚁的,但因没打理到位,鹅子太小,被老鼠咬剩了五个,大姐赶快捉来让父母亲呵护成长。勤劳的父母亲,看着可怜兮兮的小鹅,总有办法。父亲绕着门前的这棵龙眼树作文章,他沿着树木四周,用木篱笆围起一个小天地给鹅子。树荫下,成了鹅子欢快成长的乐园。
鹅子一天天长大。从原来可爱的鹅黄样子,在悉心照料下,只消一个月,就长出洁白的羽毛来。清晨,父亲早早从屋里将它们赶出来,到货台去吃青草,还经常从市场买来番薯,从地里摘来菜叶和薯叶,鹅子吃素,这些成了鹅子的主食。粗吃的它们,回报主人的途经是快快长大。龙眼树下的篱笆小园子是鹅子栖息的地方,它们有大树遮荫,有父母亲的细心呵护,时而把嘴巴钻进地面啄泥,时而互相扑打梳理羽毛,时而互相追逐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更为有趣的,是父亲从屋里搬来一个旧式大鹅蛋盆,每天都装满一盆清水,让它们在盆子里洗澡嬉戏。
这个盆子我一眼就认出,是父亲买回来专门供我们几姐弟小时候轮流洗澡的盆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家里除了父亲是城里人,我们都在农村。每到夜幕降临,母亲就会在忙碌中端来一盆水,吩咐我们几个要洗白白。有时一盆水洗过四个小孩,打打闹闹泼水仗。等我们长大一些,就意识到每人要干净的一盆水,大姐二姐洗完,给我换来新的一盆水,我洗完,给弟弟换上干净的水。这个鹅蛋盆,伴随我们姐弟几个,在岁月的成长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盆子保留完好,没漏水,除了外层上了一些锈,还非常实用,我佩服父母亲对旧物的收留。生命中的一些记忆片段,虽历经岁月无常与沧桑,印在脑海里的美好,当碰上熟悉的镜头和画面,依然是历久弥新。我看见,父亲看着鹅子在盆子水里嬉戏,露出少有的笑容。在鹅子的扑打水声中,闪过我们几姐弟小时候打打闹闹的童年记忆,父亲对鹅子过分宠爱。也许父亲在找一些精神寄托,赋予生活一些情趣和憧憬。父亲七十多岁了,老年生活寂寞单一,儿女们各有各的工作,不能经常在身边陪伴,只能靠节假日来维系亲情。当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龄化及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作为儿女力所能及做到的,就是多关爱健在的父母亲。
经过两个多月,鹅子长得很快,小鹅就长成大白鹅了。大白鹅很有灵性,每天清晨就鹅——鹅——鹅直叫,预示叫主人带它们出去觅食和放松。父亲很勤劳,把鹅子养得白白胖胖的。鹅子长大了,每个都出落得洁白颀长,十分肥美,但结局很凄美,最终逃脱不了被人类宰杀的命运。父亲那天叫我提了一个回来。一个鹅子足重十多斤,提在手里沉甸甸。家里人高兴地饱尝了一餐鹅肉。鹅肉很鲜美,但我吃得不是滋味,父母亲更是没有吃,将剩下大白鹅都送人了。从此,父亲再没养鹅了。
罗伟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