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锻炼的好平台


  茂名日报昨天报道,第三届茂名市博物馆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大赛近日举行总决赛。经过6场初赛和2场复赛的层层选拔,34名选手从近200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到最后的决赛,他们同时也获聘为市博物馆文化志愿者讲解员。
  笔者有幸成为本届大赛的评委之一,参与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多场次的评分,从中获益匪浅,感悟良多。可以说,举办这样的比赛活动意义重大。
  增长了参赛者的知识。主办方要求,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大赛主要围绕茂名市博物馆、露天矿博物馆的陈列、馆藏内容或茂名市的旅游景点、人文故事、风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主题进行选材撰稿,并要求三个阶段的讲解稿件不能重复。比赛通知发下去后,得到不少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响应,一些学校还指定专人负责,发动学生报名,并引导学生选材和指导撰稿。而更多的参赛学生是靠自己的努力,通过查找报纸书籍、上网搜索相关主题材料,或到博物馆和一些景区参观,获取素材,然后撰写出讲解稿件。从参赛者的讲解稿内容看,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有介绍茂名革命斗争史或革命先烈事迹的,有介绍馆藏文物的,有介绍冼夫人、潘茂名的,有讲述茂名城市发展史或露天矿前世今生变迁史的,有介绍木偶戏和年例风俗……参赛选手在选材、撰写、讲解和互相聆听的过程中,增长了自己的知识。
  锻炼了参赛者的胆量和口才。这次文化志愿者讲解员比赛,与前两届一样要求脱稿讲解。这需要一定的勇气、胆量和较强的表达能力。部分参赛者是首次在公开场合上台讲解,因经验不足出现怯场、忘词或缺乏讲解技巧等问题在所难免。初赛后,博物馆请专业老师对进入复赛的选手进行集中辅导,对讲解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方面的技巧进行指导,使选手们更有底气,在决赛阶段表现得更自信、更成熟。不少选手沉着镇定,大方得体,动作表情配合自然,加上准确清晰流利的讲解,表现非常出色,最后顺利过关斩将,进入决赛并获得好成绩。总之,通过参赛使选手们的胆量、口才和讲解艺术都得到了提高。
  有效宣传了茂名。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大赛的主题内容,立足茂名本土文化,参赛对象是大中小学生。在近200名的参赛选手中,来自茂名及周边30多所大、中(包括技校)、小学校的学生。这些选手中除了本地学生,还有广西等外省(区)在茂名就读的学生,他们的参赛,从选材、拟稿到讲解比赛,本身就是对茂名文化的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宣传。同时,我市各大报纸、电视台、网络和有关微信公众号都对比赛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有效地宣传了茂名和茂名文化。
  延伸了学校的课堂教育。这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利用博物馆对大中小学生开展学习和教育活动。这是学校课堂教学和教育内容的必要补充。市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开展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大赛这些活动,也是与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相吻合的。因而近几年来,茂名市博物馆每年都与学校联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文化活动。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的文化志愿者讲解员大赛,至今已举办三届,选拔培养了一批文博志愿者讲解员。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学校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社会较大反响,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作出了应有贡献。

陈东亮(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