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由来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
  一、提出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是从党建立自己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为开端的。在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赴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部队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班、排设党小组,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曾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提出批评,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事实上确立了党对根据地一切工作的领导。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关于改编后党及政治机关的组织的决定》,明确规定“领导党的一切工作,保证党在部队中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各级党委会的重要任务。1938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反复强调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的精神,各抗日根据地进一步理清了党、政、军、群等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从此,在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一切”成为人们的共识。正因为在革命根据地坚持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党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将革命力量有力地汇聚在一起,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一些部门和地区存在的分散主义倾向,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再重申“党领导一切”的原则不能动摇。
  1962年1月至2月,中共中央特地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大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把“党是领导一切的”写进党章,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为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根本原则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早在1929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写给中共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中央九月来信”)中,就指出:“一切工作归支部”“绝对不是说党的一切工作、一切事务、一切问题都要拿到支部中去讨论去解决”。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一再强调,所谓领导权“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如何体现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对政府、对财经工作、对工业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领导责任,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都必须统一由党中央规定……各中央代表机关及各级党委则应坚决保证党中央及中央人民政府一切决议、指示和法令的执行。”
  对于新时代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许多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如何正确贯彻“党是领导一切的”提供了基本遵循。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