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大出口激发经济复苏活力


  

特约评论员蔡湛
  据茂名日报全媒体日前报道,电白区海宝食品公司抢抓国外疫情蔓延对罐头等方便食品需要骤增的机遇,开足马力高负荷生产,平均每月有50个满载鱼罐头的集装箱发往海外,出口22个国家,1至10月出口量同比翻了一番。
  这只是我市化危为机扩大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的成果之一。今年以来,茂名外贸企业抓住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贸易方式,寻找商机抢占市场,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118亿元,对加快经济复苏、催生增长动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扩大出口对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质量具有极大撬动作用。我市产业基础厚实,资源禀赋丰富,加上近年飞跃发展的道路交通和大型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扩大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以扩大出口为引擎做强特色产业,不仅能激发经济潜能,发挥比较优势,而且可以拉高产业标杆,以国际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竞争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茂名制造亮丽名片。茂名罗非鱼产业在疫情带来的挑战面前危中求机主动应变,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例证。作为年产值20多亿元、年出口量2亿多美元的特色产业,茂名罗非鱼养殖与加工企业以出口国外市场为目标对产业链进行了精准改造与调整优化,从种苗培育、病害防治到养殖加工、保鲜出口,生产与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国家质检标准,并且经受一些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考验。在疫情冲击面前,许多罗非鱼产品出口企业因势而变,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开拓新的市场,出口量不降反升,彰显了实力与韧性。可见,面对挑战束手无策坐失良机,主动作为海阔天空。我市扩大出口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从炼油化工产品到矿产资源,从优质水果蔬菜到本土生猪,从竹编工艺品到机械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关键在于以国际视野谋划产业发展,尤其要根据疫情对市场结构与需求的影响,推动产业调整升级,更好适应国外市场变化,锻造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扩大出口需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与企业自身努力有机对接,才能形成合力催生动能。在疫情对外贸企业造成前所未有冲击与困难的态势下,更需要政策的精准帮扶,雪中送炭,激发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复苏的生机活力。茂名海关为支持企业扩大出口降低成本,通过开具原产地证明书,使数百家出口企业获得关税减免。我市炼化企业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为缩短通关周期,提升运转效率,从今年10月起,海关将原油检测监管方式调整为“先放后验”,企业从进口原油到放行,时间由原来的5天压缩到5小时,实施一个月就为企业节约各项费用2900多万元,同时促进了茂名石油产品扩大出口。今年以来,茂名石化抓住东南亚国家加快基建机遇,出口沥青10多万吨,同比大幅增长。茂名税务局开通“退税快”专线,出口企业从网上提交、前台受理、税政审核到银行办理,最快1到2个工作日办结退税,截至10月底已为出口企业办理退税1亿多元,对稳定我市外贸基本盘发挥了支撑作用。电白区为鼓励出口,对小微出口企业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予以补助;鼓励外贸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对年出口额在1亿元以上且实现正增长的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该区外贸1至10月份逆势增长,正得益于企业的奋发作为与政府的惠企措施。越是艰难越显担当,政府对扩大出口的支持,不仅在特殊时期传递了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坚定了企业的信心与预期,而且对建立激发经济潜力扩大出口的长效机制具有长远作用。企业用好国家扶持出口政策,提高把握国际贸易规则能力,就能化危为机,赢得扩大出口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