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州市医共体建设卓有成效
■记者文华春通讯员黎贵周沛
本报讯2017年以来,化州市在南方医院组团式的帮扶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县域住院率由2016年底的78.6%上升到今年第二季度的87%,上升了8.4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总诊疗人数6269774人,基层诊疗人数5179249人,基层就诊占比82.6%。
化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作为、具体抓。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分清各职能部门职责,全力配合做好医共体建设。
化州市通过增强县级医院救治能力,辐射带动基层,满足县域居民健康需求。化州市人民医院(化州市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在南方医院的帮扶下,2019年综合实力进入全省57家县级人民医院十强,有9个专科进入全国县市品牌专科前20强。随着省级公益项目“慢性乙型肝炎早防早治精准健康扶贫——化州站”、“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和“骆抗先工作室——化州站”在化州的相继成立,标志着化州市医共体建设将加快推进。化州市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努力打造“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骨科中心、介入中心、臭氧治疗中心”五大中心。2018年,该市先后建立起了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为龙头的技术帮扶型的、向乡镇及社区延伸的对口支援形式的医联体24个。
化州市通过整合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强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肺癌早筛防治为试点,建成与肺癌相关的筛查诊断活检、基因检测、治疗、随访等步骤的肺癌标准诊断全流程示范点、肺癌早筛县域试点。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中心广东培训基地、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粤西片区基地的相继落地,将全面提升化州县域整体救治能力。2020年,该市以2018年“红旗医院进百村”系列活动所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为基础,继续打通服务乡村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化州市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24个临床科室分别与24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科对一或多个卫生院联动,通过传帮带提升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城镇居民“15分钟就医圈”和农村居民“30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