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落后环境脏乱村庄脱胎换骨变成百香果种植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产业扶贫让高贵村走上“高贵”之路
高贵村村干部察看挂果情况。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郑坤慧朱焕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郑坤慧朱焕通讯员许东超
茂名有个地方种植百香果购销逆市飘红,疫情期间收购价16元一市斤;那个地方种植的百香果长期供不应求,不用做广告,不用带货,简直就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那个地方种植的百香果有500多亩,是高州市最大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那个地方就是高州市石板镇高贵村。
高贵村以前并不“高贵”。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环境“脏、乱、差”。近年来,石板镇政府狠抓产业经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和龙头带动”的原则,调减低效传统产品,增种绿色优质农作物,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群众找准脱贫致富路子,积极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长效增收。通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高贵村走上了“高贵”之路,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瓜果飘香,产业兴旺,成为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的生动范例。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高贵村一探究竟。走进高贵村,美丽新农村的景象跃然眼前。沿路的村舍墙体彩绘装点着乡村的风景,传递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信息,人文气息更浓厚,每一次的驻足都因为值得停下的美好。环顾四周,绿树如茵、村道整洁,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和淳朴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散发出浓浓的乡村气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革命老区,高贵村十分重视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提高村民的道德风尚。村内随处可见党旗党徽及十九大报告的标语,行走其中,深入人心。
通往百香果基地的山路有点崎岖,路边的竹子迎风招展,平添了原始生态的自然之美。山风拂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到了!”停车之处是一片平坦之地,举目四望,只见百香果遍野,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高贵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宜果地带,适宜种植福建小黄金百香果,这种百香果品种号称百香果中的贵族,自带芭乐味,甜酸适中,果皮很厚,适合长途运输。年初疫情期间收购价16元一市斤,现在百香果大量上市收购价还能达到8元一市斤,行情还是挺不错的。
“怪不得能卖高价,原来如此。”记者恍然大悟。百闻不如一试,记者走到篱架下,摘了一个百香果来尝,外皮有点厚,使劲一掐把外皮剥开,里面的囊还有一层外衣,看起来就像橘子一样,咬开后,一股香味弥漫舌尖,汁液夹着果籽一起咽下,甜酸可口,唇齿留香。
据石板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高贵村百香果产业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方式运营,成立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行“保底收购”,推动规模种植。产业帮扶带来的实惠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种植百香果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石板镇东邻大井镇,南接宝光街道办(顿梭镇)、化州市宝圩镇,西连广西北流市,北靠荷花镇,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交通要塞,现在已形成百香果交易集散地,前来购销的商客络绎不绝。
村美、果靓,产业旺,石板镇百香果特色小镇呼之欲出。